对应未来中国GDP增速7%的新常态,乘用车的增速基本维持在10%。
合资企业依然在集团业务中扮演着“利润奶牛”的角色;对自主品牌而言,三、四线市场恐怕是寻求突破的唯一出路。
2015年,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态势,以及宏观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如何打造产品力,成为汽车业界内外的核心话题。而随着国内上市车企 2014年财报陆续公布,“业绩能力”再度成为各方聚焦的热点,在已经公布年报和业绩预告的企业中,自主板块利润大幅下滑,已成不争的实事。
就此,我们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他表示,在大力反腐、深化改革、经济减速等背景下,汽车市场正在迎来深刻变革。超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历史,中高速增长8%—10%的速度还会维持十年左右。
阶梯式潜力将护航“新常态”
在徐长明看来,随着大力反腐、深化改革、经济减速等背景,汽车市场正在迎来深刻变革。超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历史,中高速增长8%—10%的速度还会维持十年左右。其中,“十三五”大概年均10%,“十四五”可能会降到8%。
纵观世界汽车市场的经验和规律,从国家层面来看,会有两个快速增长时期,一个是高速增长期,或者叫超高速增长 期。这个时间段比较短,大概是5年左右,销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在30%左右,从每一千人五辆车发展到每一千人二十辆车;第二个时期是平稳快速增长,增长速度 比第一个时期要下降十个百分点左右,是从每一千人二十辆车发展到每一千人一百三十辆汽车,持续的时间相对比较长,大致是十年左右。
“其实,从2003年开始计算,到2009、2010年,增速本该降下来,但国家对汽车工业采取了刺激消费政 策,两年时间销量翻了一番。”徐长明说,“本来在2011、2012年甚至2013年买车的人,提前到2009和2010年买入。从2010年算起增速应 该是10%—12%左右,从现在算起应该是8%—10%。今年的市场趋势仍将是更为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