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通用凯迪拉克市场营销部品牌总监刘震
每一个豪华品牌都有镇山法宝,如宝马的M系、奔驰的AMG系、凯迪拉克的V系。刚刚登陆的CTS—V,则是凯迪拉克的典型代表。该车曾凭借3.9秒完成0—96kph极致速度,以7分59秒32的成绩跑完被誉为“真理之环”的纽柏林北线赛道,创下了四门量产车型的最快速度纪录。因此,有专业车手称:“如果你想买一辆真正的高性能豪华轿车,那么,无论是宝马M系还是奔驰AMG系,都无法与凯迪拉克CTS—V相抗衡!”
2009年1月3日,这辆令许多专业人士和车迷血脉贲张的凯迪拉克CTS—V现身杭城,售价110万元,并在上海通用凯迪拉克授权经销商浙江米卡迪展示一天。前来为CTS—V浙江首发助阵的上海通用凯迪拉克市场营销部品牌总监刘震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纽柏林新一任“赛道之王”CTS—V中国市场限量发售20辆。
杭州日报:CTS—V与普通版CTS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据悉,在北美,每一辆CTS—V从下订单到交付需要六个月左右的时间,那么,中国消费者需要等多久?为何首批只限量发售20辆?
刘震:凯迪拉克V系列旨在提供纯粹极速的豪华驾驶乐趣,虽然2004年才崭露头角,但这个年轻新贵演绎的“速度灵魂”,赢得了全球最挑剔的玩家的认可。CTS—V高性能豪华轿车,将驾驭速度的造型、纵横赛道的底盘与无限震撼的动力完美结合,是凯迪拉克106年来最强的科技集成,因其为手工打造,在美国本土市场交付尚需六个月,但我们可以承诺,国内消费者和北美消费者享受同等待遇,基本可在六个月左右提车。
CTS—V产量极低,因为每一辆CTS—V的每一个零部件由专家们精心挑选,然后由顶级技师进行细致的手工装配;而对于决定CTS—V核心竞争力的发动机,组装过程更是考究至极,装配完毕通过苛刻的测试后,工程师才会小心翼翼地在发动机上签署自己的名字;最后,工程师将代表极致速度的“V”字logo手工镶嵌至车辆相应部位,似乎赋予这辆车“速度的灵魂”。可以说,每一辆CTS—V都是独一无二的。
杭州日报:2008年,凯迪拉克产品换代非常快,从年初的新CTS,到广州车展期间推出了09款SRX、凯雷德和全新的性能版CTS—V。据说,新CTS销售大大超出上海通用的预计,目前需从北美调货。随着产品线更新和新产品销量的提升,2009年凯迪拉克的销售目标是多少?今年销售网络建设方面是否会有新突破?
刘震:是的,新CTS不仅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都非常热销。2009年,上海通用凯迪拉克事业部的工作重点之一是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销售目标则基本不变——与2008年持平;至于全国经销商网络的建设,将在现有44家的基础上略有增加,估计增加两三家。
杭州日报:2007年11月上海通用内部结构调整,随后品牌口号由“敢为天下先”改成“信念、创造、拥有”。前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美国精神的象征,而后者似乎难以让人产生像开宝马、坐奔驰那样清晰的品牌印象,且不同年龄和不同人生阅历的消费者对这句话的理解又不尽相同,上海通用希望传达怎样一种品牌内涵?目前国内凯迪拉克核心消费者大致可分为哪几类?他们对凯迪拉克品牌有哪些认同元素?
刘震:品牌转型也是凯迪拉克今年全球市场的重点工作之一,原先的品牌理念已经不适合凯迪拉克快速的品牌发展需要。目前,凯迪拉克的消费群最核心的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传统购买者,年龄大多为35岁以上,总统座驾、突破常规、“美式豪华精神”吸引着他们;另外一部分客户的年龄层在30岁左右,甚至还有二十五六岁的律师、职业经理人等新锐人群,他们有胆有识,敢于创造,在他们眼里,时尚现代的凯迪拉克是“追求成功”的代名词。我们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元素提炼为“突破自我、前瞻创新、成就风范”的含义,希望将“我渴望拥有一辆凯迪拉克,它不仅标志着我自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个人高度,也能向其他人讲述我独特的成功故事”这样的理念植入消费者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