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哈弗来说,2014年的冬天来的稍早了一些,而“寒意”却迟迟没有褪去。年初一份延迟交付的公告,让业内人士对哈弗的前景充满疑虑……今年北京国际车展期间,H8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生命”,人气也是“不减当年”。
但令人稍感意外的是,5月8日晚间,哈弗再次宣布延迟H8上市,官网公告表示,“客户反映车辆在高速工况下,传动系统存在敲击音,影响了整车品质,达不到商品车交付的条件,也证明我公司在高端产品的研发、技术管理上存在不足,公司决定H8将继续整改,达不到高端品位决不上市。”
对中国汽车业界来说,连续两次延迟交付,已经算得上是行业内创纪录的新闻。更少见的是,罕有整车企业主动承认是由于“品质问题”而影响了新车的交付。“吃螃蟹”的哈弗啃到了“螃蟹钳”,外界的质疑之声集中爆发,哈弗市值瞬间减少168亿港元,股价也几乎腰斩。
公告发布后,“抄袭说”与“饥饿营销说”甚嚣尘上。而与其相信外界流言,不妨让我们回到哈弗的这份公告中来,看看H8究竟有何“必须告人”的问题。官网公告中称,H8“在高速工况下,传动系统存在敲击音”。放下故障原因与大小不表,作为一家H股和A股上市公司,发布任何一份重要公告都将影响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如果发布虚假消息更是有被退市的风险,因此这份官方公告还是有很高的可信度的。
对哈弗来说,H8是打开高端车型的敲门砖,20万元的起价也是自主品牌SUV的新高,任何瑕疵都将影响这款车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也表示,哈弗H8是长城首次使用6速自动变速箱的车型。不难想象的是,在整车匹配和系统调校方面,它会遇到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
刚刚起步20多年,就敢于进入此前鲜有自主品牌涉足的领域,哈弗确实遇到了挑战。哈弗不仅主动承认,而且两次公告都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一方面,开诚布公的态度让外界看到了哈弗的诚意;另一方面,日后任何这一车型的相关问题,都将直接导致消费者对企业研发能力的质疑。这一做法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无论结果如何,哈弗毕竟采取了主动告知和暂停销售的措施。相比较而言,外国车企“三十六计走为上”的打法则让国人颇为“窝火”。不少外国车企将中国市场当成了“试验田”,在质量质疑的重压之下,依然借着自身攒下的口碑而有恃无恐。
两年之内接连爆发的大众DSG危机和福特“断轴门”,无不是在大规模故障甚至伤亡事故后,经历了拒绝回应、私下和解、厂家否认、媒体曝光、强制召回、厂商象征性道歉这样的“标准流程”。而一整套流程下来,这些厂家甚至都没有摆出将问题车“主动下架”的态度,销量依然飘红,利润进了厂家腰包,而消费者利益则被这些外资品牌置之脑后。
更有甚者,通用汽车在今年初的点火开关召回门中,由于屡次延误召回,甚至故意隐瞒隐患10余年,导致百余起伤亡事故。最终,通用引来了美国国会调查,也面临至少200起联合诉讼,赔偿金额目前更是不可估,消费者和外界对通用的信心更是跌倒谷底。任何一家有长远眼光的企业都明白,市值的蒸发可以挽回,而消费者信心的蒸发,损失则难以估量。
对历史仅20余年的长城而言,哈弗的品牌形象刚刚树立,不仅远远做不到福特和通用那样的汽车帝国,更妄谈“一手遮天”的能力,诚意才是哈弗最有力的武器。虽然还不好断定此次延迟上市最终是否会给长城造成重大打击,但我们也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有长城汽车这样的诚意,也许上述合资品牌的大规模信任危机,都可以化解在产品上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