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上午,温州车主李先生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来电,电话声称燃油税即将出台,被取代的养路费将退还车主,并希望李先生配合办理一些手续。李先生对燃油税一直比较关注,只听说一些地区暂缓了09年养路费的征收时间,但未曾听说有退还养路费的消息。为此在表示怀疑的同时,还特地打来电话进行咨询。
其实在11月初,温州就出现过有关汽车购置退税的骗局,此次换抢不换药,把“退税”改为“返费”,可见骗子们对燃油税也分外关注,“择机”下手以顺应潮流。
“时机”是否成熟?
骗子“择机”当然要依托于燃油税的“择机”出台存在的期限之内。与骗子的“择机”相比,燃油税的“择机” 显然并不见得更充分、更成熟。
我们知道,燃油税今年的“择机”出台的呼声应该是在11月18日开始,当时正逢国际油价一路叫跌,按照普遍说法,低油价时开征燃油税一个很重要的契机。可是国内油价“跟涨不跟跌”的架势却让每个人头疼,一时间,先降油价再谈燃油税的呼声高涨,接着又有1773位车主 “联名上书”国家发改委,请求先进行成品油降价再讨论燃油税的开征事宜。
燃油税开征真的要等国内成品油价降下来吗?
显然,留给国家发改委的时间已经不多。12月1日的开征预言破灭,09年1月1日很快就要到来。燃油税出台之前的问题,还有待于解决。
例如:税收究竟属于国税还是地税、中央与地方如何分成?取消养路费后,道路建设的资金何处寻觅,交通部门的横贯在中国公路上的数以万计的收费站何去何从,全国30多万收费站员工如何安置?目前高速公路投资主体多元化,实施燃油税,他们的利益如何体现?
诸多问题,“挖西墙补东墙”的利益救济办法并不可行。是不是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燃油税开征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全面利益调整妥当之时?
骗子们行骗也就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择机”。对于燃油税,国家发改委却可能让我们再多等几年。
天上有掉馅饼的“好事”?
有同事一语道破防范骗子的绝招——不要轻易相信天上有掉馅饼的“好事”。这话有理。
而燃油税要开征,过路费和过桥费不纳入燃油税“费改税”范围之政策也着实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实惠。
有人估算过这么一笔帐:一辆每年行驶约2万公里、每百公里耗油约8升的私家小客车,一年耗油量约为1600升,按每升油价5元、燃油税率30%、每升缴税1.5元(总油价每升6.5元)计算,这辆车每年需缴燃油税约为2400元,而这辆车现在每年所缴养路费是多少呢?可能只有1440元(每月120元)甚至更低……
消费者支出的大头被排除在改革门外,对车主们来说无疑是隔靴挠痒之举。同时,燃油税与过路费等有没有重复收税的嫌疑值得我们去推敲。不过可以肯定地是对于老百姓而言,无论是费改税还是费+税,实惠的意义都是空谈。
其实重要的还有燃油税的从哪个环节收的问题.假设在炼油厂征收,显然对那些根本就不占用道路的飞机、铁路机车以及占用道路资源较少的农用机械都不太公平。若在加油站征收,营运车辆与家用车辆的征收标准又该如何区分?另外,依照中国的国情,真的征收了燃油税,势必会有更多的地下炼油点发展起来,又该怎么管理?
虽然近日来中国国家发改委明智的选择了向社会公开征求燃油税改革方案的意见,但众多问题与漏洞确是很难尽快得到妥善解决。就中国国情,以及燃油税前期准备工作的现状分析,燃油税即便出台,他的效果也不会有媒体预先评测的那么好。
言归正传
燃油税何去何从,我们只能“悉听尊便”。单对于骗子行骗这件事,还是要提醒大家,要是您在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有涉及到汽车返费退税时,应慎重考虑,莫要轻易相信,若仍存有疑虑,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或部门进行查询。
此外,温州汽车网也为大家提供了咨询平台,如果遇到难题,请致电88907567咨询,或到AUTO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