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从重汽发动机故障看汽车召回制度

时间:2006-8-12 15:19:5  来源:财经时报

  炎炎7月,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重汽)发动机出现批量故障被媒体踢爆,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

  其间,媒体和企业,各执一词,纠缠于口水战,时至今日,仍不见第三方权威机构能够出面做出中立、权威判断。此事也折射出,中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同样存在“缺陷”。

  口水战据前述媒体披露,中国重汽生产的重卡陆续出现发动机连杠断裂的故障,自今年以来因这一故障而更换下来的发动机就已多达500台以上。此外,装配此类有质量隐患连杆的重卡,目前投放市场总量约2万辆,今后随时都有可能大面积出现故障。由于涉及数量众多,这一事件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中国重汽很快对此说法有了回应。中国重汽称,在汽车行业中,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几乎全都是由设计缺陷引起的,不可能是报道中所指责的生产工艺的问题。中国重汽表示,生产这批发动机的连杠时,使用的是最新的‘挤丝工艺’。生产过程一开始确实出现了纰漏,不过“我们已经及时纠正了这一问题。”

  根据中国重汽提供的统计数字,公司今年以来共生产连杆21.8万支,出现质量问题的共31支,只占七千分之一。中国重汽方面认为,这样的故障率完全在正常范围之内,完全称不上质量缺陷。

  目前为中国重汽提供发动机的杭州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则表示,他们是国内最早的内燃发动机生产企业,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但即便如此,也难免会出纰漏。但像报道中所说的出现那么严重的故障,完全与事实不符。这一事件不排除“有同行在幕后操纵”的可能。

  权威机构失语

  中国重汽有没有质量缺陷?如果没有第三方鉴定机构介入调查,这场争论只能沦为一场口水战。

  有媒体披露,为了避免遭到投诉或者曝光,自5月份以来中国重汽已要求各地服务站补充了足量的新发动机,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服务为出现故障的车辆更换发动机,甚至很多消费者根本就不知情。如果这一事实成立,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各地消协部门和新闻媒体,很少接到相关投诉。

  而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如果多数消费者怀疑车辆可能是由于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原因,在某一批次、型号或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具有同一性的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或者不符合有关汽车安全的国家标准,消费者可以向缺陷汽车召回部门报告,由专家组进行技术认定。

  由于信息和技术的严重不对称,这一理论上的合理程序在实践操作中困难重重。有多少车辆发生过同样的故障?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是什么工艺?如果厂家刻意隐瞒,就有可能对认定工作带来干扰。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权威机构介入调查,这一事件的真相很可能会成为永远的谜。

  强制召回缺位

  不管中国重汽这一事件的真相如何,都折射出了目前汽车强制召回缺失的尴尬现实。

  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召回主要有主动召回和强制召回两种形式。若汽车厂家发现产品有系统质量缺陷,可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申请报告,主动召回缺陷车辆。若车辆确实存有缺陷而汽车厂家拒绝主动召回的,消费者可以向国家质检总局下设的缺陷汽车召回部门报告,经专家认定确实属于召回范围的,应责令汽车厂家强制召回。因此,强制召回是汽车召回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汽车召回制度2004年10月在中国实行以来,共有27家汽车生产企业实施过召回,共涉及59种车型422517辆汽车,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不过,在所有的召回行动中,无一例外都是厂家主动召回的。

  但是,在面对暴露出来的产品质量缺陷时,出于各种各样的顾虑未必所有厂家都能坦然面对,如实公布实情并主动召回。国家质检总局在通知中说,个别汽车制造厂商还存在对涉嫌缺陷质量问题隐瞒不报或通过维修站私下处理的违规行为。

  召回制考验厂家诚信度

  “在是否主动召回这件事情上,考验的是厂家的诚信度。”业内人士称。汽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产品,或设计缺陷或工艺问题,即便是奔驰、宝马这样的顶级品牌,也很难保证不出这样或那样的质量缺陷。出现质量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面对质量缺陷的坦诚和勇气。“要求主动召回,这其实是厂家诚信的一种表现。那些实施主动召回的厂家,并不会因此而损害其品牌形象,反而更能赢得消费者信任。”业内人士称。

  召还是不召,个别厂家有自己的小算盘。如果宣布召回,也就意味着厂家必须负责免费维修召回范围内的所有车辆。一旦这笔费用难以承受,厂家就有可能铤而走险,通过维修站私下处理。如此一来,厂家可以不用承担相关费用,而经销商也可增加维修业务上的营业收入。在强制召回缺位的情况下,个别厂家拒绝承认质量缺陷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谁会被首个强制召回

  就在上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出了缺陷汽车召回制的专项检查通知,要求各地质监部门严查违背汽车召回制度的行为,尤其是有缺陷私下处理隐瞒不报的行为。种种迹象显示,汽车召回制度的执行力度将被加强。

  这样的一种新动向,使得强制召回首案诞生的可能性骤增。如果不出意外,将至少有一个厂家,在年内被要求强制召回。对汽车厂家而言,被要求强制召回将是一种严厉的惩罚,可能会使其经营多年的品牌形象毁于一旦。谁将是遭此惩罚的第一个厂家?重典能否治理当今汽车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业内人士已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此。(作者:李艳)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9座以上客车召回平静开始 尚未受理企业申请

    2006年8月11日
    本报记者 吕彩霞  8月1日,是我国汽车召回管理范围扩大到全部客车类车型的第一天。和2004年10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汽车召回管理前后,各汽车厂家纷纷召回缺陷…
  • 客车启用"召回令" 召回范围扩至M2、M3类

    2006年8月8日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宣布,自8月1日起,我国对缺陷汽车产品…
  • 操控系统出问题 克莱斯勒召回约83万台吉普

    2006年8月5日
    作为戴姆勒-克莱斯勒在美国的分支,克莱斯勒称这些问题车的前悬挂上的转向球头有被过多磨损而导致松动的迹象。同时公司补充道,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松动的球头…
  • 福特全球召回120万辆汽车 不涉及中国业务

    2006年8月5日
    本报讯 (记者江云花)福特汽车公司3日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福特卡车、多功能运动型车和厢式小货车共计120万辆。昨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福特中国,福特中国工作…
为你推荐
  • 东风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东风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2025年5月26日
     近日,汽车行业迎来重磅消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武汉正式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这场强强联合,不仅是双方战略协同的重…
  • 2025年4月MPV批发销量排行榜 比亚迪夏第二

    2025年4月MPV批发销量排行榜 比亚迪夏第二

    2025年5月25日
     【2025年4月MPV批发销量排行榜】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MPV车型凭借其独特的多功能性和舒适性,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
  • 4月SUV批发销量排行榜,宋PLUS DM-i夺冠

    4月SUV批发销量排行榜,宋PLUS DM-i夺冠

    2025年5月25日
     【2025年4月SUV批发销量排行榜】今年4月份我国SUV市场销量相比上月有所下滑,但仍然高于去年同期。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4月SUV市场批发销量为113.9…
  • 性能过剩隐忧:速度狂欢下的安全暗礁

    性能过剩隐忧:速度狂欢下的安全暗礁

    2025年5月24日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零百加速成绩、峰值扭矩等动力性能指标成为各大车企营销的焦点,技术迭代下车辆性能不断突破极限。然而,当驾驶人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