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客车即将纳入召回范围 国内企业在质疑中行动

时间:2006-6-19 16:7:50  来源:财经时报

  “如果客车召回管理规定不充分考虑客车行业的特殊性,就让企业疲于应付,会增加负担。”

  目前中国的汽车召回制度,主要针对的是轿车。从今年8月1日以后,情况将发生变化,全部载客车辆都将被纳入召回范围。

  “今年将把M2、M3类(指9座以上客车)都纳入汽车召回管理范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司副司长韩毅日前表示。

  根据中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要求,整车企业应该承担信息备案、配合缺陷调查等相关责任,但底盘生产企业不作为召回责任的主体。这样以来,实施召回制度后如何分担责任和费用问题,成为客车企业关注的焦点。

  某客车企业负责人告诉《财经时报》记者,对召回的态度,客车生产企业正逐渐从以前的困惑转向理性。

  积极背后的隐忧

  6月13日,中大汽车企划部谢经理接受《财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客车召回,他们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目前正处于董事会讨论阶段。

  同日,中大汽车总裁徐连宽坦诚地向《财经时报》记者说:“客车召回对小企业肯定有影响。但对于我们这样有实力的企业,不会造成多大冲击。”

  在徐连宽看来,客车不比轿车,消费者都是比较集中的专业用户,彼此消息灵通。因此,“产品有何缺陷,企业最好‘实话实说’”。

  一些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重庆客车厂是一家有63年客车制造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该厂党委办某人士告诉《财经时报》记者,法律明确规定客车召回,这对厂家是一个促进,这样产品出了问题后就会有人负责。

  上汽集团旗下申沃客车市场部的有关人士也表示,申沃客车已在上汽集团的统筹下,做好了有关召回的备战工作。

  但企业积极态度的背后也有隐忧。对越来越临近的客车召回,部分企业仍心存忧虑。

  “轿车厂家都不一定在召回上动真格的,几家客车企业能有真正召回的底气?”一位客车企业老总私下说出了大多数客车企业藏在心底的话。

  重客某销售经理向《财经时报》直率地说,轿车企业实施召回的不少,但主要是合资企业。即便如此,有些轿车厂家召回也纯粹是蒙骗消费者,对真正重要的缺陷却视而不见。

  “如果客车召回管理规定不充分考虑客车行业的特殊性,就让企业疲于应付,会增加负担。”客车专家佘振清同样表示担忧。

  客车安全隐患多

  去年4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副司长韩毅宣布:“鉴于9座以上乘用车对交通安全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较大影响,纳入召回管理范围内。”

  在缺陷汽车产品管理的官方网站上,《财经时报》记者看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日前联合发布的公告。公告称:“自8月1日起正式对M2、M3类车辆实施召回。”

  这是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一项既定工作计划。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2004年,全国发生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55起,其中客车肇事32起,占特大交通事故的58.2%。“造成这些群死群伤特大交通事故的车辆,总体构成不合理,整车安全技术性能较差。”交通专家这样分析。

  针对如此现状,国家质监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召回管理规定针对的是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缺陷问题。客车召回同样有必要,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国内的客车对交通安全及财产安全影响较大。

  “客车召回工作的确有一定难度。”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王贇松博士承认。据王贇松介绍,客车业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资本需求量不大,零部件基础薄弱,以团体购买为主,以营运为主,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

  有专家建议,客车企业应当加紧成立召回管理部门,任命协调人。“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和质量追溯机制,重视产品设计、开发、匹配、实验,重视质量改进和产品改型,完善销售与售后服务体系。”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加强了对缺陷汽车的调查力度,包括设立专门网站和人员处理相关信函等,同时,已对M2、M3类车做深入调研,还到大型企业举办召回培训,以便顺利实施召回措施。

  套用政策可能不适用

  有部分客车企业认为,召回制不适于客车业。“客车生产的个性化程度远高于轿车,一般都是根据用户要求,装配发动机、变速箱、底盘。”

  这引起部分客车企业质问客车召回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一家客车企业质管部门的负责人介绍说,国外客车业发展多年,并没有召回管理规定。

  据悉,客车一般不会像轿车一样,同一批车出现同样的缺陷问题。“召回解决的是普遍存在的安全缺陷。客车产品型号多但批量小,即使产品有问题,也不过是几十辆。”对客车召回的可操作性,峨嵋客车厂某部门负责人深表怀疑。

  有关人士认为,客车召回如何落到实处,成为问题的关键。据了解,全国客车厂家数百家,管理部门不可能对每种产品都监督检测,只能靠企业自觉上报。

  某客车专家向《财经时报》记者表示,客车业存在的质量(包括服务)问题,主要包括零部件缺乏质量标准、汽车质量检测难、整车质量和轮胎质量问题多等。“召回明显要比现有上门维修的处理方式麻烦,甚至还有巨大的风险。”

  对此,王贇松博士建议,在加大召回法规宣传力度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与企业沟通,畅通缺陷汽车产品信息收集渠道,健全召回专家库,增加指定检测机构数量。

  一位客车专家的观点是,客车发展目前还处在上升阶段,不能套用太高太严的标准,否则有可能把企业框死。国家在制定客车业政策时,经常是直接套用轿车业的政策,而这些政策有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客车业。

  链接

  根据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的国家标准,M类机动车是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M1类是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M2类是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个、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5000千克的载客车辆,M3类是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个、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5000千克的载客车辆。

  本报记者 杨仕省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 国内召回制度执行不力 谁将是“强制第一家”

    2006年6月19日
    汽车质量事故频发,一些厂家和经销商竭力推脱,部分消费者求告无门。在此情况下,一些人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颁布不到两年的召回制度上。  既然有制度规定,…
  • 提高我国客车安全水平需先从硬件抓起

    2006年6月16日
    从今年5月起,欧盟委员会开始实施一项规定,要求所有在成员国境内乘坐客车的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但行驶在乡村道路上并且车内设计了乘客站立空间的客车不在…
  • 因冷却风扇问题 戴-克再次召回13.15万辆大切

    2006年6月15日
    新华网纽约6月13日专电继前一天宣布召回11.1万辆大切诺基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13日再次宣布召回13.15万辆大切诺基运动多功能车,原因是这些车辆上配备的…
  • 因座椅存在起火隐患 吉普大切诺基召回

    2006年6月14日
    2006年6月12日(星期一)美国华盛顿-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发表声明:由于一项报告显示大切诺基的加热座椅有过热或者起火的危险,因而将召回带有加热座椅功能的…
为你推荐
  • 东风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东风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2025年5月26日
     近日,汽车行业迎来重磅消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武汉正式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这场强强联合,不仅是双方战略协同的重…
  • 2025年4月MPV批发销量排行榜 比亚迪夏第二

    2025年4月MPV批发销量排行榜 比亚迪夏第二

    2025年5月25日
     【2025年4月MPV批发销量排行榜】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MPV车型凭借其独特的多功能性和舒适性,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
  • 4月SUV批发销量排行榜,宋PLUS DM-i夺冠

    4月SUV批发销量排行榜,宋PLUS DM-i夺冠

    2025年5月25日
     【2025年4月SUV批发销量排行榜】今年4月份我国SUV市场销量相比上月有所下滑,但仍然高于去年同期。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4月SUV市场批发销量为113.9…
  • 性能过剩隐忧:速度狂欢下的安全暗礁

    性能过剩隐忧:速度狂欢下的安全暗礁

    2025年5月24日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零百加速成绩、峰值扭矩等动力性能指标成为各大车企营销的焦点,技术迭代下车辆性能不断突破极限。然而,当驾驶人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