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购买了一辆骊威,虽然前后总费用不到10万元,但他还是向银行贷款了5万元,剩余车价分3年付清。朋友和他的妻子都是教师,按照两人目前的收入,如果只是应对车贷,生活过得很宽裕,但他们今年6月刚购置了新房,一下子就变成了面临车贷和房贷“两座大山”的压力。
在我看来,对这样一对只是拥有稳定收入的年轻夫妇来说,如此消费行为似乎缺乏理性。但朋友告诉我,买车的决定是经过了“三思”,因为车子给他的工作带来了效率,一方面是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设计项目,另一方面是方便携带设计用品;另外,闲暇时间也可以做一些兼职,这个时候,开小车总比开摩托车更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而朋友的妻子更实在,她说,不买车实际上也不会影响生活,但是买了车确实感受了高品质的生活。
想买车,无奈囊中羞涩,但最终咬咬牙还是买了。实际上,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是什么让他们最终选择了购买?是消费观念。
在外界看来,佛山是一座消费保守的城市,但贷款购车却成为反证。据我得到的信息,目前佛山各大汽车品牌专营店推出的贷款购车不仅仅局限在代步工具的经济车型,豪华车同样推出了富有吸引力的贷款政策,如奔驰E200推出的长达两年免息分期贷款优惠,让人深感意外的是,短期内E200就宣告售罄了。受此启发,目前经销商再次推出了E280和E350的免息贷款购车优惠计划。同样,雷克萨斯针对IS300推出了优惠贷款购车计划,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买车的消费者在行动。然而,反观2008年前3个季度,今年的车市是多变的一年,首先是油价、原材料、物价大涨,再次是国Ш标准出台,接着是消费税调整……车市在调整中艰难前进,不言而喻,消费者在变动的车市中观望待购,汽车销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直至第四季度,笼罩在车市的阴霾才慢慢散去,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人们对大涨的油价不再像过去那样深感“阵痛”,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正如朋友那样,虽然买了房,但为了更好地工作,还是要买车。不难想象,车市经过动荡的3个季度,那些有意向购车的消费者,如果适应了时下客观经济环境,将会在第四季度做出购买的决定。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