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有RAV4上有普拉多,汉兰达从问世之初就有非常清晰的定位和身份,它就是用来弥补前两者中间的空档。丰田对这SUV的定义是为了满足那些“追求SUV形象但更讲究舒适性”的城市用车人群,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也许通过本次试驾,我们就可以大概地明白其中的奥妙了。
汉兰达第一代车型在2001年北美市场推出,是北美市场最畅销的轿车底盘SUV车型,其实质应当是属于Crossover交叉跨界车型。而目前刚刚国产上市的是第二代车型,它使用的轿车底盘也是来自一款广为人知的中型车——凯美瑞。看到这里有的人可能已经对它有了一个依稀的初步印象,不过也别主观臆断,接着往下看吧。
由于前些天我们已经对这款车型做过一篇实拍文章,对于外观内饰的设计方面就不再过多描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之前的文章。在这一页我们主要以外观欣赏为主,并简单讲讲汉兰达外观设计上有特点的地方。
丰田的设计语言一向是平和中庸的,几乎不管是轿车还是SUV,都很难看到夸张的前卫的手法。这可能不讨那些追求个性和张扬的年轻人喜欢,但却是取悦大众的有效武器,百试不爽,这一点我们从凯美瑞一直以来的销量就可以看出一些门道了。
汉兰达的车身通体找不到凌厉逼人的线条,似乎设计者成心就想让人忽略它的外表,这是否表示它很有内涵呢?从以七座为主的设计来看,“肚量”肯定是有的,内涵与否,还得容我继续研究。车身侧面的线条比较特别,从前后轮拱上方向内延绅并逐渐下沉,呈一个倒着的“几”字。不过,我并没看出这样设计的效果是什么。除了“几”,似乎就没别的了。
跟整体的低调平和相比,似乎只有车头略带一点凶猛的味道。主要是发动机舱盖和轮拱位置分布了一些略显硬朗的线条,但这种凶猛也只是似有似无,并不具备强烈的攻击性。总体来看,汉兰达既不是棱角分明,也没有过于锋锐的细节。而且,没有那些SUV车型惯用的大包围之类的装饰效果,他更像一位休闲优雅的城市先生,而并非生猛粗犷的越野狂人。按照厂方的解释,汉兰达畅导的是“无界限”生活,别误会,这个无界限不是指它可以上山下乡带你逛沙漠爬山坡,而是家用与商用无界限。
大灯的配置有点低了,全系卤素头灯,而且2.7L和3.5L都只有顶配的至尊版上才装备自动头灯,对于这个价位并且是以城市驾驶为主的车型来说有点不太应该。
● 内部设计的特点
之前我的同事在实拍文章里已经提到过,汉兰达的内饰有点像凯美瑞和雷克萨斯某车型的混合体。实际上,刚才写外观部分的时候我也想说这句话。只不过,这不算是个问题,因为相同品牌下的车型之间总是或多或少会有相似,更何况汉兰达本来就跟凯美瑞是相同底盘的两款车型。方向盘样式基本雷同,如果是凯美瑞的车主换车买了汉兰达,上手难度基本为零,就是有可能缺乏新鲜感。
LED自发光仪表盘,样式方面没有什么可挑剔的。排挡座上有DAC陡坡缓降的开关键,不过遗憾的是由于试驾仅限于城市道路,没有机会体验这个功能的实用性。但是根据RAV4的表现来看,这套系统应该都是类似的,在较陡且长的坡路上应该是比较实用的。除了下坡以外,汉兰达还有HDC上坡辅助,即在坡上踩刹车至停止后,车身能够保持静止不动2到3秒左右,这个时间也完全够你将右脚从刹车踏板上移到油门踏板上了,有效地避免了溜车的问题。
只有顶配的至尊版或豪华导航版才有8英寸的大显示屏,而其他带倒车影像的功能均借助于中控面板上方的3.5英寸小屏幕来完成,虽然小,但也是彩色液晶的。除了倒车影像以外,还能显示其他车辆信息,如室外温度、空调信息等。中控面板上的座椅加热旋钮设计得挺巧妙,按下之后会弹起,然后再左右旋转来调节热度。
遮阳板上除了有正常的化妆镜和照明灯以外,还有一个夹层,等于可以将遮阳板加宽一部分,这样在用来遮挡刺眼的光照时基本上就能完全地遮挡住。这样的设计既简单又实用,并且能让用户感受到细节上的体贴。
手套箱的空间很大,能装不少东西,遗憾的是没有空调出风口,以至于让我有点难以相信。印象里丰田这种价位的车型似乎不应该是这样,刚刚才从遮阳板上感受到的温馨一下子打了五折。
汉兰达跟凯美瑞一样采用脚刹式驻车制动,这样在排挡座的位置就省出了一部分的空间,而设计者也没有将其浪费,同时可以容纳四瓶罐装饮料,当然烟民也可以考虑留出一个放移动式烟灰缸。正副驾驶小腿边上的储物格也是跟凯美瑞完全相同的设计,对驾驶员来说比较方便放一些零钱或高速票停车票之类的。
● 强大的七座设计
汉兰达的10款车型里有8款都是七座设计,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就看成是一款七座车。而对于一般的七座车来说,不管是SUV还是MPV,对座椅的组织和变化要求都比较高。我们就来看看汉兰达有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1、第二排有单独空调调节,第二三排均有空调出风口
除最低配车型以外,第一二排为三区独立温控自动空调。而且,从第一排到第三排均有空调出风口。第二排的空调出风口设计在车窗上方,第三排则在车厢侧壁靠下的位置。这样的设计充分地保证了车内所有乘员的冬暖夏凉,尤其是第三排乘客,没有侧窗可以通风的情况下如果再没有空调出风口,则无异于坐牢。
2、第二排座椅可以平移、调节倾角、靠背放倒
汉兰达有着强大的第二排座椅,虽然调节方式均为手动,但功能却是很全面的。首先,座位可以前后滑动,平移的范围还挺大。其次,座椅靠背的俯仰角度也是可以调节的,方便乘客根据路途远近调节坐姿,就不至于太疲劳。
靠背当然还是可以向前放倒的,通过拉动靠背肩部的扳手即可轻松放倒,只要没有将座椅移得太靠前,就能在不拆下头枕的前提下完全放平。进出第三排时,需要拉动第二排座椅靠背外侧的滑动手柄,座椅则可以适当向前滑动同时靠背向前倾斜,乘客即可借机钻入或钻出第三排。
3、中间座位可以拆卸
第二排座椅是三座设计,中间的座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如果只有两名乘客的话,长途行驶时可将前排中央扶手箱背面的储物槽内的储物台先行取出,然后将中间座椅拆下,放入槽内。再将储物台放在左右座位中间。储物槽有门可以打开和关闭,打开时放将门放平,上面有图示注明操作程序。
储物台前后都有储物格,分别向后和后前打开,靠后的储物格显然要更方便第三排的乘客使用,而两个杯架再加上第二排中控面板上的伸缩式杯架,以及车门上两个放水瓶的位置,第二排最多可以拥有6个杯架,看来再远的路途也不怕没水喝了。
如果说第二排座椅还比较舒适的话,第三排座椅就仅能提供基本乘坐的功能,因为座垫和靠背都很单薄(当然这也是为了方便可以收入地板之内),同时座椅很低,离地板非常近,这一点跟兰德酷路泽也是一样的,当时我说就跟坐在小板凳上面似的,其实比小板凳舒服点,毕竟是软的而且有靠背,只不过腿屈得厉害,所以有点像坐着地上的小板凳的感觉。
● 后备厢容积可以三级跳
在顶配的汉兰达上面,尾门开合采用了电动方式,并且具有防夹功能。不过,其他配置的车型上面,就只能像我这样用手去拉那根绳了,说实话有点沉,我最后用了两只手才把它彻底关上了。尾窗可以单独开启的功能在其他一些SUV车型上(比如途胜)也见到过,到不算什么特别的设计,不过比较方便拿取一些小物品。
以中型车底盘为基础而开发出来的汉兰达,加了第三排座椅后可想而知后备厢的容积会很小。不过,好在它有着很强的扩展能力。第三排座椅可以放平收入地板,后备厢空间也就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
如果这还不够的话,也可以将第二排座椅靠背放倒。后备厢的左侧角落里有两个开关,可以用来进行此操作,省去了跑来跑去的麻烦。这时,汉兰达的功能就相当于一辆货车了,只能前面坐两个人,而后面全部用来装载货物了。
如果平时不需要第三排座椅,就将其收入地板,并取出地板下面的挡板。将两端插入厢壁的槽口内,并将前端与第二排座椅背面的挂钩相连。这样既可以挡住下面的物品,显得更整齐,而且挡板上面也可以用来放一些轻便的东西。不需要的话,就让它在地板下面老实呆着就行了。打开左角的地板里面还有一个储物格,右角相同位置放的是随车工具。
● 驾驶感觉十分轻盈
采用了与凯美瑞相同底盘的汉兰达,自然也是前麦弗逊后双连杆式的悬挂系统。这样的悬挂系统上用在凯美瑞上,体现的是舒适性,而在汉兰达上面,当然也没有太本质的不同,不过减震行程比较紧凑,有那么点硬朗的感觉。
我们试驾的这款2.7升车型双VVT-i技术的发动机,最大功率140KW,最大扭矩252Nm,材质为铝缸盖铸铁缸体。与之搭配的是一款6速自动变速箱,挡位衔接顺畅紧密,正常驾驶时几乎感觉不到变速箱的换挡动作。由于试驾路程过短,时速不超过50km/h的状态下,并未能全面深入地体会它的驾驶感受。初步的印象就是,发动机比较安静,油门稍深踩时声音也比较低沉,行驶过程中来自发动机的噪音感觉不明显。反而是胎噪要清楚一些,不过这对于SUV车型来说也在所难免。
汉兰达2.7的驾驶感觉非常轻盈,如果不是车身较高,你几乎很难察觉到自己在驾驶的是一款SUV车型。这种轻盈包括了油门和刹车的踏板力度以及转向,油门踏板的行程较短,所以轻踩时要注意控制好脚部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刹车踏板,头段非常轻盈,但并非以往日系车那种空行程,是一种比较灵敏的轻盈感,踩过大约1/3之后的则会变得沉一些,刹车力道自然也会随之加大。这种设计对于城市路况的驾驶十分有利,即使在走走停停的状态下,也不会有任何吃力的感觉,女性驾驶也同样轻松。由于行驶始终速度不高,转向反馈保持在一种非常轻的状态下。
3.5升的汉兰达全部为四驱车型,发动机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搭配的是5速自动变速箱。虽然没有试驾这款车型,但是我特意咨询了一下,汉兰达前中后共有三个开放式差速器,而非LSD限滑差速器。正常行驶状态下前后轴的扭矩分配为各50%。而起到限滑作用的是牵引力控制系统,说得再直白一点其实就是ABS系统。通过轮速传感器侦测到某个车轮在打滑时,可以通过给这个车轮施加制动力来控制它的打滑,由此其他车轮也就能获得合理的扭矩分配。从这种结构来看,这套四驱系统的功能更多是体现在正常或湿滑路面增强行驶稳定性,当然去到一些不太恶劣的路面应该也能简单应付,但绝对不是以越野为主要诉求。
结语:
还没来试驾之前,就有一位同事用十分期待的眼神看着我说,好好体验一下这车到底怎么样。我知道他很关注这款车,但是我一直没时间问他为什么。对于以前开切诺基的人来说,汉兰达似乎并不是能算是一个理想的换车对象。我这么说,是因为汉兰达很明显并不倾向于越野能力的表现。2.7升车型是纯粹的两驱,而3.5升车型的四驱系统也并不令人期待。
从我的眼光来看,丰田对汉兰达的设计与其定位是完全吻合的。“追求SUV形象”,这话看上去可能有点讽刺,但却是实情。大块头、大空间、舒适性,很多处在换车边缘的人最关心的几个要点,这些似乎对他们来说就够了。与越野能力相比他们可能更关注舒适性和油耗水平。而厂商所倡导的私用与商用“无界限”看上去也是靠谱的,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汉兰达虽然是SUV,但与凯美瑞有相近的商务气质。所以我相信没有四驱系统搭配6速自动变速箱的2.7车型才会是汉兰达的销售主力,而3.5L车型虽然有四驱,可有谁能指望这套四驱系统带你去越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