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对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的影响还不好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表示,“我们认为纯电动汽车应该走小型化的道路,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未来选择什么产品,还需要企业自己去做好市场调研。如果和插电混动产品发生冲突,还需要看市场的选择。”从目前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来看,小型电动车销售占比较大,其次是插电混合动力车型,A0级纯电动车型市场占比较小,在18%上下徘徊。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个人消费者更加看重车辆续驶里程上的表现,未来自主品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增多后,可能会分流一部分个人购买者。田光宇认为,尽管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是一个短板,气温对充电影响也较大,但如果能找准销售对象,纯电动汽车并非没有市场,生产纯电动汽车完全是有利可图的。
探寻噱头背后的实质
非车企业申请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一直被说成是“雷声大雨点小”,侯福深对此不置可否。他认为,非车企业准备投入汽车生产当中来,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非车企业在整车技术积淀方面肯定不是老牌车企的对手,“但在制度的先进性上、机制的灵活性上、创新的意愿上,能够发挥出远超传统车企的作用。”侯福深说,“在汽车产业中起到‘鲶鱼效应’的效果。”
“非车企业如果能够获批,本身就是很大的利好,但从目前看,不能期望这些企业在短期内有什么出色的表现,还是应该寄希望于以后的发展。”侯福深说。
田光宇认为,纯电动汽车技术相对简单,并且动力集成技术相对成熟,新建企业在这方面创新绝非易事,“新建企业进入汽车产业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活下来,然后再谈创新。”
“无论是结合智能汽车还是结合网联汽车,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首要目的是生存,是赚钱。”田光宇接着表示。他认为,新建企业应该首先和供应商找到纯电动汽车的赚钱模式,保证自己在补贴下降乃至取消补贴之后还能生存下去。“有了生存的基础,用自己的钱去创新、去整合产业链资源,而不是不断融资,最后成为壳资源,这也偏离了当初允许新建企业进入的初衷。”田光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