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对于中国中高档轿车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中国汽车市场经历高速增长和急剧下滑后的第一年,业内分析人士往往把今年看成是恢复年。但是,这个市场的构成已经发生变化,厂商的产品策略、市场策略、价格策略等也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竞争也极大地加剧了。某厂商的一位中高档车产品经理曾和记者调侃道:“今年中高档车就像‘无间道’。整个市场都在反复进行着升级、促销、降价、再升级……没个尽头!”
图为别克君威
图为马自达6
图为本田雅阁
成员增多,竞争加剧,中高档轿车开始出现细分层次
2005年,中高档轿车成员略有增加。如果算上改款车型,今年新上市就有5款,基本上一上市就引起轰动。锐志、NF御翔、新马6、领驭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车型吸引力,抑或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定价,都能让消费者感到惊喜。此外,像雅阁、君威、蒙迪欧等也纷纷于年内推出了06款车型,虽然不如新车上市那么光彩夺目,但通过对价格的调整,对配置的调整,也在用户中产生不小的影响力。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么多中高档车面市是件好事,至少可选择的余地大了,但是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就不那么舒服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中高档轿车的平均价位在逐步下滑。当初动辄近30万元,配置还不全的车型,现在很多经过改款,增加了配置,降低了价格,大部分高配车型的价格也就在25元万左右。
竞争的加剧是整体价位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竞争加剧的另一个结果就是中高档轿车市场内出现了高、中、低端三个细分层次。2005年这种细分更加明显了。
一些品牌知名度高、产品品质好、竞争力强的车型,其不同款型的价格大部分能保持在20万~25万元之间,比如雅阁、君威、蒙迪欧以及新上市的领驭、锐志和新马6等。这些车型明显处于中高档轿车的核心地位。这些车型由于品牌、成本和厂商赢利预期等方面的原因,价格区间比较稳定。它们处于高端。
一部分车型由于外观好看、配置较全,而价格却往往保持在20万元以下。最典型的要算索纳塔、远舰、东方之子等。这些车型明显处于中高档轿车的低端,其主要的竞争手段还是价格。
此外,还有少量车型,如御翔等,出于调整定位和提升品牌等方面原因,将价位保持在20万元左右。由于没有系列产品的支持,因此,要单独形成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比较难。
主力车型竞争结构发生变化,边缘车型不再强调中高档身份
2005年中高档车市场出现了一个不受人关注的变化,就是边缘车型不再强调其中高档身份,而开始主攻两端市场。
这主要是中高档轿车的低端层次的产品,像索纳塔、东方之子,以及具有中高档轿车特征的景程和尊驰等。这些车型以自己中高档车的“身份”,去攻略中级车市场。这种从自上而下的竞争策略往往很奏效。像索纳塔,由于有御翔的出现,其在中高档车市场的任务开始让位,转而通过进一步的价格调整,向中级车市场发展。
另一方面,也有少数高端层次的车型,希望能通过更高、更好的配置,分得高级车市场一杯羹。如雅阁、君威、领驭,都有装配了2.8L、3.0L发动机的顶级车型,价位在30万元左右。很明显是要和皇冠、天籁以及奥迪简装版等高级车一较高下。但是,由于高级轿车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30万元左右的中高档轿车与之相比似乎竞争乏力。
看来,由高入低易,由低进高难。
不同细分层次,循环更替方式不同
今年,中高档轿车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基本还算保持了稳定增长。而明年会如何就很难说了。
广州丰田凯美瑞即将上市的消息,对其他厂商多少有些压力。然而,正如那位产品经理所说,升级、促销、降价、再升级……这种不间断的循环,对厂商来说才是真正的压力,就像是无间道里的台词一样:“享受无止境的痛苦!”
今年这种循环会出现一些小小的变化。一般来说,进入新的一年,如果厂商不引进一款全新的中高档车型的话,也会对原有车型进行升级或者改进,至少也会出年款车,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求新的需求。对于细分后的三个层次来说具体情况又各有不同。
对于高端产品,通过换型、升级、改款等手段推新品,同时停止老产品的生产。这是为了确保其整体价位不变,保护其品牌价值。对于低端产品来说,同样经过升级、改款,但有的老产品却不停产,新产品和老产品同时面市,共同参与市场竞争。而对于中端产品,变数最大。今后,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降低定位,不再向高端发展,转而以适当的价格,合理的定位进入中高档轿车的低端层次进行竞争。
当然不能排除例外出现的可能。今年,锐志的低价出现,就可以说已经打破了中高档轿车高端层次的价格体系,而明年凯美瑞一旦上市,其定价势必又会都会激起层层波澜。(记者 贾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