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频出影响深远
10月1日,作为2005年车市三大新政的《进口车落地完税政策》、《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齐齐“出鞘”,重撼车市,使车市重新拟定进口车、二手车以及汽车品牌销售管理的新标准,比今年8月实施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和汽车贸易政策两大政策更具影响力。
除全国统一实施的新政外,今年佛山肃清购车合同霸王条款的《佛山市汽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和针对本地驾证考生的《驾驶员培训新大纲》都是年底着地力大、波及范围广的政策。
市民消费者享受更多售后权益
进口车落地完税政策实施后,进口汽车一旦到达海关就需要申请报关,并交纳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总计65%左右的综合税。
业界人士指出,前几年进口车大热,不少商家趁机划地据点销售各种进口车,但由于缺乏售后服务,让买家维修保养难。但现在车市竞争激烈,越来越倚重售后服务。落地完税制的实施将淘汰一部分之前“挂羊头卖狗肉”的进口车销售商,促使个别销售和售后服务不完善的本地进口车销售商退出市场,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另外,综合《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规定取消二手车交易中介收取交易费,改为只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此举让买卖双方节约了开支。而且《办法》还规定不再强制买卖双方对交易车辆实行评估。《佛山市汽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禁止了经销商一方独大的霸王条约,减少过去交易中的“坑客”现象。
此外,《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统一给汽车修理服务商划定汽车修理后出厂质量标准,如果维修后的车辆在一定质量保证期或行驶里数内发生问题,消费者可向汽修厂索赔。
以上各规定都直接为消费者开辟了购车、用车绿色通道,更大程度地保护车主的利益。
汽车生产销售商喜忧参半
对于汽车生产厂家和各汽车销售商来说,明了、细化政策的颁布等于是市场的重新洗牌,此举肯定致使有人落马,有人趁机上位。
以上面提到的《进口车落地完税》和10月1日开始执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为例,整合规范各汽车品牌经销商的势力以后,必定给不同销售商的利益造成一定程度的失衡。《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规定实施取消交易费以后,二手车市场的利润大大削减。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以及进口车落地完税政策实施以后,促使更多的企业在专业化、品牌化方面下工夫来争取客户的信任。与此同时,不少实力经销商或获得厂家授权的品牌乘机扩建,利用灵活的宣传攻势,赢得了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良好品牌形象的先机。
严格驾照考试内有暗涌
规定11月起开始加大汽车驾考难度的《驾驶员培训新大纲》撇开对现有紧张的交通资源和交通安全的影响外,对今后潜在的第一次购车者和汽车销售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按《驾驶员培训新大纲》实施后考试通过率控制在四成左右来看,未来新增车主的数量一定会呈下降趋势,而第一次购车的未来潜在客户数量相应减少也会牵动不少本地汽车经销商的心。鉴于今年全国汽车销售市场打破以往“金九银十”的惯例,整体市场萎靡不振的状况,这一难度挑战也为本地经销商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看来,要扭转这一不利局势,汽车销售商惟有在服务和公关手段上多花心思,方能不管遇到任何大小政策都能“见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