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购车补贴、单独摇号、免购置税等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实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为全球领头羊,销量从2009年之前不足500辆增长到2017年的77.7万辆。然而,新能源新车销售市场相比,车商、二手车市场以及消费者对新能源二手车交易却难以启齿,包括车辆的估值及交易价格均无可循的价值体系,未来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何去何从?(ZM汽车)
中国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现状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100万至200万台之间。按照政府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万台。依照行业发展规律,当车辆保有量达到500万至1000万台时,二手车市场才会真正步入兴旺时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或将迎来井喷期。
随着首批新能源车即将进入置换期,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二手市场,新能源二手车如何置换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能源二手车残值主要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第一,企业新能源车的电池寿命以及安全性方面各不相同,导致在保值率的计算上存在不确定性,进而使新能源车难以像传统燃油车那样形成完善成熟的二手车残值评估标准;第二,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技术迭代周期短,技术提升速度快,三年前的技术已经比较落后,因此给车辆的估值带来更大难度;第三,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体系目前并没有形成,动力电池报废回收后没有更好的利用空间,导致对动力电池的剩余利用价值参考过低。
同时,受国家补贴的影响,新能源新车销售享受国家购车补贴,但购买二手车的消费者并不享受此政策红利。
目前在国家层面,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等规定,对新能源二手车残值的评估、价值的提升有一定作用。但就现有相关《三包》法规方面,基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电池的要求成为企业心头的一根刺。
随着续航里程的不断升级、智能科技的更多融入,对高品质享受的追求驱动新能源车置换周期要短于传统燃油车。一辆车的二手市场价值是消费者购买新车时会考虑重要因素,而当下新能源汽车却遭遇尴尬。
解决中国新能源二手车交易困境的方向
1、消除消费者、渠道商对新能源二手车顾虑
对于消费者,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更新换代,二手新能源汽车面临产品设计落后、技术落后等情况,消费者对于新能源二手车的整体认可度偏低。为此,从提升产品质量,夯实新能源汽车技术,完善服务体系方面进行更多的鼓励和规范。
2.建立新能源二手车缺乏统一评估标准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损耗率严重,从此前市场产品反馈,相关电池产品要达到2年损耗不低于80%方面,尚无法达标。另外,作为核心部件电池的产品年检体系不全,存在过保后产品故障风险。为此,建立起电池部分的评估标准和回收体系,将助推新能源二手车交易市场发展。
3.车企主动推动二手车置换政策
在政策及相关法规尚未健全空隙,让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的作用是解决核心,除了品牌力的建立,在企业营销政策方面提供更有心意的策略,如回购计划、新车质保计划、售后服务体系建设等,不仅助推自身新车产品销售,有效增强消费者购车信心,更可以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发展。
现有企业政策如:北汽新能源、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企业于2016年开始着手制定新能源车回购计划;云度新能源汽车回购服务承诺 “车辆使用三年后且里程在6万公里以内的,云度按照该车指定价格(官方指导价扣除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及云度π享基金后的售价)的50%为基准提供回购服务。”;特斯拉涉及二手车回购、置换、认证等方面,车辆需通过严苛的审核,从源头保证品质。
中国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未来可期
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5年开始爆发,随着首批新能源车即将进入置换期,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将进入二手市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兴造车势力的进入,对新能源汽车从研发设计、到功能适用,再到消费者需求的提供均带来了革新。未来的消费者在用户体验,售后新的商业图景搭建将更加促进产业发展。
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积极出台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仅2017年国家就出台了32项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政策,其中很多政策对新能源二手车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能源二手车市场的推进将成为重要因素,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