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宝马等为数不少的合资品牌未达《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新规要求
●外方淡化中国概念坦言为获得更多利益的分配
●经销商表示加装中文标识并不影响车型销售
■中文标识与销量并没有直接关系
合资汽车品牌特别是高档品牌车型外观不加注中文标识在目前比较常见,为了刹住这股“淡化中国制造,突出外方品牌”之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已经完稿,目前正等待审批,不日即将出台。《办法》出台后涉及的相关车型的销量是否会受到影响,消费者对中文标识的态度如何?记者日前走访了佛山市场了解。
新规不达标品牌为数不少
据了解,《办法》规定:国产汽车要在车身尾部显著位置上,标注汽车生产企业名称、商品商标、车型名称等。而对外部标识不合格的汽车产品,有关部门将给予不予登录《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处罚。
据悉,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主流汽车品牌中,达不到《办法》要求的车型不在少数,包括一汽奥迪、华晨宝马、东风日产、上海通用别克、上海通用雪佛兰、南京菲亚特等多个品牌旗下所有车型的外部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中文标识,而天津一汽丰田的中文标识是采用不干胶粘贴方式,同样也不符合新出台的规定。尽管不达标的品牌众多,但业内表示,《办法》对这些车型不会造成影响,因为受到《办法》限制的是将要登上发改委目录的新车。
为什么要淡化中国概念
不出现中文标识的品牌主要集中在高档车领域,这与高档车本身的定位和高端形象有一定的联系。对于国产华晨宝马淡化中国概念,华晨宝马高级副总方智勇的解释是,宝马倡导的是消费者在全球任何地方买到的宝马车都是一样的理念,所以在华晨生产的宝马车上没有华晨的字样。但事实上淡化中国概念的主要目的,一是迎合部分消费者可能存在的潜在消费心理,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外方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淡化中方的制造和销售能力,削弱中方品牌,从而获得更多利益分配权。
经销商:中文标识不会影响销售
广东市场历来对洋品牌情有独钟,但记者了解发现,许多经销商和消费者对汽车品牌加注中文标识反应并不强烈。
目前,实现国产的宝马和奥迪的系列车型都没有加装“华晨宝马”、“一汽奥迪”字样的中文标识。这些品牌的经销商向记者表示:宝马、奥迪的国产已被消费者所认识,加装中文标识对销售的影响不会太大。
业内人士认为,事实上,是否有中文标识并不成为影响销售的因素,广州本田、北京现代等品牌也没有因为中文标识而影响销量,天津一汽丰田更换中文标识后销量也没有因此下降。相反,在合资车型中出现中文标识体现了双方合作的默契、外方对中方企业的信任和对产品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