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本报报道了安徽首台铁锂电池电动汽车问世,参加6月27日~29日在京举办的第四届国际电动汽车展的消息。记者昨日获悉,与此同时,由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锻压集团联合研发的安徽首台电动汽车已于上月顺利上牌,并办理了保险手续,相关技术标准也已在质监等部门备案。从今年3月首台电动汽车亮相,到6月电动汽车已具备批量生产的实际条件,合肥电动汽车从研发到生产的快速推进让人们满怀憧憬,一时间成为街头巷尾关注的焦点。
A一次充电可行驶120~300公里
合肥锻压集团 (简称锻压集团)副总经理何晓燕介绍,该集团专门成立了合肥华生汽车有限公司进行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现阶段该公司研发成功的电动轿车有两种,一种时速50公里,充一次电可行驶80公里,另一种时速80公里,充一次电可行驶120公里,可用220伏电源随时进行充电,车价初定在5~7万元左右。
据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和总经理詹昌辉介绍,该公司铁锂电池电动轿车设计时速120公里,一次充电耗电量不到30度(常规220伏即可充电),15分钟可充60%~70%电量,45分钟可充85%电量,4个小时充满,续驶里程可达180公里,起步至百公里耗时20秒。该公司已研发成功和即将研发成功的车型有两种,一种是家用轿车型,预计价位在7万元左右;另一种是出租车型,预计价位在15~20万元左右。家用型轿车一次充电可行驶150公里;出租车型一次充电可行驶300公里,基本满足出租车一天的行驶里程需求。该公司电动轿车使用自主研发的铁锂电池,循环行驶里程可达50~60万公里。
李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合肥市目前有近6500辆出租车,每辆车每天行驶约400公里,耗油约30~40公升,耗天然气约20~30公升,按照现在的油价和气价,每辆车每天的燃料花费在200元左右,一个月下来燃料花费要6000~7000元左右。而使用电动出租车,每辆车每天要花的电费仅为30~40元 (按30度电行驶150公里保守计算),一月下来花费的电费才近千元,仅为前者花费的1/6~1/7。而从环保角度来讲,6500辆出租车24小时行驶,将有约19~26万公升汽油以及天然气在合肥的大街小巷燃烧,产生的污染是很惊人的,如采用电动汽车,将大大减少污染,合肥的空气将更加洁净。
B研发单位均是强强联手
记者注意到,不论是锻压集团还是国轩高科,在电动汽车的研发上都选择了与大型汽车生产商以及高校的强强联合。
国轩高科除了使用自己公司研制的锂电池,解决电池材料、电池、电池成组问题,还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科技大学3高校联合进行整车结构、电池管理、控制系统和电机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完善。初步定在明年初进行产业化生产,下步要进行动力总成及整车、零部件的产业化研发的攻关。
而锻压集团则是与奇瑞合作,现在成型的电动汽车是在奇瑞QQ6车型上研发成功的。在关键技术方面,锻压集团是与合肥工业大学及科技大学联合,利用共同成立的研究中心进行研发。何晓燕介绍,实际上该公司电动汽车正式研发成功是在去年12月底。目前,该公司电动汽车整车测试里程已达到5000多公里,截至上月各项技术指标已经省标准化委员会批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已进行了技术检测和备案。
C安徽首台电动汽车已上牌
目前,我国对电动汽车的管理还处于摸索阶段,上牌等问题还没有明确的条文。国家鼓励一些省市积极进行电动汽车的研发,相关的政策、法规目前也由研发的省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具体制定。
除了研发成功外,合肥对电动汽车的上牌等问题的探索已经迈出了实际的第一步。何晓燕介绍,他们的第一辆电动汽车已于6月顺利上牌,同时办理了相关保险手续。
而上牌是经合肥市政府批准的,由车管部门开通的绿色通道办理。据了解,合肥市政府一直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研发,建委、交通等部门已经联合召开过多次研讨会,正在探索、制定与电动汽车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及法规。
D等待申报汽车名录
虽然合肥首台电动汽车已经上牌和办理了保险手续,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等待解决。何晓燕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实际批量生产的能力,目前在经济开发区的锻压集团厂区未来只承担少量电动汽车的生产任务,更大规模的生产厂房和流水线已经在具体建设中,将为批量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目前,他们已经接到一些国外公司的订单,可以说实际的生产条件和市场条件都已满足,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是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电动汽车生产目录,没有发改委批准的名录,他们不能生产,以后的上牌等问题也不能解决。目前,国家的问题是向国家发改委申报电动汽车生产目录,没有发改委批准的名录,他们不能生产,以后的上牌等问题也不能解决。目前,国家发改委还没有批准任何一家电动汽车生产名录,合肥的电动汽车生产名录一旦申请成功,接下来的批量生产和上市将会很快。
◆新闻附件:
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
据了解,由于石油等能源是不可再生型能源,现在价格上涨很快,且会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从环境保护和经济节能的角度出发,整个世界倡导的新能源 (或洁净能源)汽车目前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得到了大力的推广,有些国家做出了免费上牌、免除购置税等税费的优惠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而在我国,国家已经将新能源汽车纳入 “十五”、“十一五”计划,即将举行的奥运会和世博会,我国也对外承诺将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表明了国家发展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决心。而电动汽车是新能源交通工具中的主要项目,由于其环保、经济,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