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车市: 佛山 | 广州 | 中山 | 无锡 |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汽车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小鹏汽车,该醒醒了!

时间:2023-1-11 10:33:23  来源:C次元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   致

    经历了知错就改的2022,2023已然变得不容有失。

    “造车,绝没有轻松可言。即便对于强者,从势头正旺的山顶,跌入又一个谷底,往往只需要一瞬间。”

    文章开篇,之所以抛出这样一段话,还是想要更好的引出今天的主角——小鹏。殊不知,刚刚过去的2022年,这家中国新势力造车头部梯队成员,恰恰遭遇了如此窘境。

    甚至身边的友人,会抛来各种各样的疑问,“它怎么了?”“本来势头不是挺好的吗?”“是不是病了?”“还能缓过来吗?”

    而我给出的统一回答都是:“等一等,交给时间去反馈。”

    由此望向更深处,虽然小鹏肉眼可见的麻烦远没有结束,自身仍存诸多痛点等待被解决,但结合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其丧失的活力无疑正在慢慢恢复,整体情况并没有外界想象中的糟糕。

    汇总下来,这家新势力造车更像是在用实际行动诠释何为: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

    一切,都还存在变数。

    01

    知错就改的2022

    实际上,熟知小鹏的读者必然知晓,更早的2021对于它而言,可谓是大获全胜的一年。

    不仅累计交付量距离10万辆大关仅一步之遥,还顺利拿下新势力造车年度销冠,并把蔚来、理想等诸多直接竞争对手都甩在了身后。

    至于“夺冠”的背后,站在那个还算向好的节点,小鹏的所作所为还是有着一些值得称赞的地方。

    譬如,横向对比蔚来、理想不难发现,虽然在平均售价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转换角度,这也为它带来了三者间最丰富的产品结构,在售车型涵盖的15-40万区间也是最广泛的。

    换言之,仅以彼时的战略布局分析,小鹏位于终端无疑囊括了更多的潜在用户,进而实现了最大化的量变。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向好表现,进入2022年后,何小鹏才会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信心十足的喊出小鹏P7与P5月交付量双破万的目标。

    整个上半程,这家新势力造车的表现也没有令外界失望。

    作为论据,明晃晃的数字不会说谎。1-6月小鹏累计交付量达到68,983辆,继续拿下所处细分板块的半程销冠。

    “老实说,小鹏可能是新势力头部三强中,对交付量最为饥渴的存在。通过各种方法冲量,就是它现阶段所追求的东西。”

    相信上述一段话,就是对于这家新势力造车心境较为恰当的形容。

    当然,即便已经算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距离何小鹏承诺的小鹏P7与P5月交付量双破万的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而在此过程中,隐忧也在不可避免的累积。

    很快,时间来到9月21日,肩负着品牌冲高重任的旗舰SUV小鹏G9正式入场,但随后一系列的风波,却成为了引爆隐忧的“导火索”。

    综合来看,整个小鹏G9的上市传播,这家新势力造车犯了两个最致命错误。

    其一, SKU过于复杂。

    用更通俗易懂的话术表达为:小鹏G9无论是命名方式,还是对应的车型版本,实在太过复杂。

    尤其加上几个选装包后,排列组合的方式更让人凌乱,潜在消费者很难直接明了的从中挑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其二,重心模糊不清。

    按照固有认知,35-40万元才是小鹏G9主销版本最应该深耕的阵地,但它却过多将注意力,放到40多万元的四驱性能版身上。

    顾此失彼之下,终端新增订单远远不及预期,也变相耽误了这款旗舰SUV本来还算出色的产品力。

    虽然48小时之后,小鹏听到了呼声,迅速修正错误,全部推翻重来,制定了更加合理的SKU与选装方案,但有些关键节点错过了,造成的损失就是无法再次弥补。

    而接下来的10月、11月,除了不及预期的小鹏G9,承担绝对主销任务的小鹏P7与P5,碍于种种原因也遭受到了巨大阻击。加之小鹏G3的终端表现,同样乏善可陈。

    这家新势力造车的交付数,一度连续滑落到单月只有5,000多辆的水平线上。顺势,解释了为何文章开篇,身边友人会抛来各种各样的疑问。

    好在,经过一系列调整,12月的小鹏成功回暖,交付量再次突破万辆大关。全年,则以120,757辆的成绩收官,较2021年同比增长23%,但仍不及哪吒、理想、蔚来,遗憾的丢掉了新势力造车年度销冠。

    复盘到这里,更想重新聊回本段所提到的“隐患”。

    不可否认,整个2022年,随着中国新能源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愈发内卷,小鹏在产品规划、品牌营销、人员管理、体系效率等多维度的问题,无疑均彻底暴露了出来。

    包括所谓的长期内耗、决策摇摆不定、缺乏战略眼光,诸多顽疾也都被直接摆在了台面之上。至此,对于这家新势力造车,就像今天文章标题所提到的那样,“该醒醒了。”

而小鹏面对的,则是一场丝毫不留情面的极限压力测试。挺过去,就能迎来康复出院;泄了劲,病情就会继续加重。

    稍感庆幸的是,作为整家公司的掌舵者,何小鹏俨然感受到了危机的存在,一场涉及组织架构、管理层权责甚至公司未来方向的巨大调整,早在小鹏G9上市风波后就已逐步开始。

    虽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大的阵痛,但还是展现出知错就改的诚恳态度。

    作为旁观者,所接收到的最新消息则为:原吉利系高管易寒,将在春节后出任小鹏副总裁,全面负责市场营销和公关传播工作。

    当然,何小鹏所主导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想要达成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这家新势力造车,重新夺回那些丢掉的东西。

    因此,静观其变就好。

    02

    不容有失的2023

    平心而论,在刚刚接到小鹏年终盘点任务时,就不想将所有的注意力与篇幅,都拘泥于这家新势力造车2022年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因为我始终坚信,“与其驻足过去,不如展望未来。”

    刚好,进入2023年没有几天时间,身为“鲶鱼”的特斯拉突然祭出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大幅度官降。

    瞬间,整个行业都在不禁感叹力度之大,行动之坚决。

    即便这家美国车企深知,如此做法会遭到老车主大面积的维权,深知会让品牌信任度降至冰点,深知会催生出更多的“等等党”,却依旧把MODEL 3Model Y分别拉到了22.99万元与25.99万元的在华历史最低价。

    而这样的行为,无疑也给本就一片“红海”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奠定了新基调:没有独善其身,只有你死我活。

    身处上述背景之下,反观今天文章的主角,颇为微妙的是,有一种声音笃定的认为:“随着特斯拉杀疯了,相比蔚来、理想,小鹏将会受到最严重冲击,给它本就没有愈合伤口,再撒一把盐。”

    至于论据,则集中在与另外两家避其锋芒打法不同的是,小鹏自始至终都在“硬刚”这家美国车企。所以对于后者本轮攻击之下,前者能否全身而退,持有很大程度的怀疑。

    的确,观点背后有着一定道理。但仔细思考片刻后,仍想反驳道:“好像没必要太过妄自菲薄。”

    首先,特斯拉在华官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曾经爆棚的累计订单,已经渐渐消耗殆尽。

    终端新增客户的乏力,也是其必须直面的事实,加之刚刚扩产完成的上海工厂无法长期停工,所以必须狠狠“割肉冲量”。

    并且无论MODEL 3也好,Model Y也罢,碍于推出已久,迟迟没有焕新,产品力层面曾经的领先优势,正在被自主品牌不断蚕食甚至反超,也是必须直面的不争事实。

    而在“改款”真正到来并且大规模交付之前,特斯拉只能被迫用损失毛利率的方式,祭出更多的诚意俘获潜在客户。

    那么试问,又是谁造成了这家美国车企的困局?

    在我眼中,众多选项中,必然会投小鹏一票。即便是其在售的产品矩阵,依然能够给予特斯拉一定的压力。

    殊不知,根据规划,已然到来的一季度,小鹏P7即将迎来上市两年多以来的首次改款。从现有信息来看,无论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三电系统、整车细节,都将进行针对性的升级。

    而下半年,测试车谍照已经多次流出,定位低于小鹏G9的那款SUV,也会正式到来,包括许多人心心念的纯电MPV。

    所以说,2023年的小鹏,无疑还有许多“底牌”要打,并且对手依然直指MODEL 3与Model Y。

    只不过,恰恰因为有了小鹏G9上市风波的前车之鉴,想要再次嘱咐这家新势力造车,一定要沉下心去了解用户的需求,千万别再高高挂起的自嗨,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同样的错。

    少一点“迷之操作”,大家需要的就是一份足够具有诚意的价格,一份足够简单清晰的配置单,一个足够容易上手的选装逻辑,以及一家企业想要卖车的决心。

    由此将视角再度放大,更想分享一组乘联会昨天刚刚公布的数据,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67.4万辆,同比增长90.0%。对应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

    2023年,预测两项数据分别将突破860万辆与36%。换言之,竞争是在变得愈发激烈,“蛋糕”也在变得更加诱人。

    身处上述大环境之下,既然刚刚度过了较为失意的365天,为了一扫颓势重新为自己正名,小鹏就必须在销量上取得突破。

    不吹不黑,20万辆理应完成。

    况且,结合已经公布的2022年三季度财报,这家新势力造车手握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仍有超400亿人民币。

    即便维持当下大额研发的成本节奏,加之更多车型平台开发,掐指粗算,也能保守预估“烧”三年以上,而这也给予了它足够的底气,去解决麻烦、应对未知、回到正轨。

    文末,仍然想说:“相比掉队,小鹏更像是在一场马拉松中,暂时放缓了脚步去调整呼吸,决定最终名次的终点还远着呢。”

    当然,经历了知错就改的2022年后,2023年已然不容有失。毕竟,属于造车的残酷淘汰赛还在继续,稍有不慎仍会坠落深渊。

    小鹏,该醒醒了!切记,踩过的坑……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为你推荐
  • 1-6月汽车销量榜 上半年轿车批发销量排名

    1-6月汽车销量榜 上半年轿车批发销量排名

    2025年7月28日
     2025年上半年国内轿车市场批发销量数据正式出炉,1-6月累计批发销量达到564.4万辆,同比增长11.7%。这一增长幅度反映出轿车市场在整体车市中持续保持…
  • 福田汽车2025年中会召开 锚定世界一流目标

    福田汽车2025年中会召开 锚定世界一流目标

    2025年7月28日
     7月28日,以"争创世界一流商用车企业"为主题的福田汽车2025年中商务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在商用车行业加速转型的重要时刻,本次会议…
  • 大众汽车上半年销量436.3万辆 同比增0.5%

    大众汽车上半年销量436.3万辆 同比增0.5%

    2025年7月28日
     2025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业绩喜忧交织。财务数据显示,集团销售收入1584亿欧元,同比微降0.3%;营业利润67亿欧元,同比大降33%,税后利润44.77亿…
  • 7月第3周插电混动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量榜

    7月第3周插电混动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量榜

    2025年7月27日
     【2025年7月第3周插电混动汽车终端销量排名分析】上周,国内插电混动乘用车市场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3周(7月14日至20日,2025年…
猜你喜欢
  • 1-6月汽车销量榜 上半年轿车批发销量排名

    1-6月汽车销量榜 上半年轿车批发销量排名

    2025年7月28日
     2025年上半年国内轿车市场批发销量数据正式出炉,1-6月累计批发销量达到564.4万辆,同比增长11.7%。这一增长幅度反映出轿车市场在整体车市中持续保持…
  • 7月第3周MPV终端销量榜 魏牌高山首夺冠军

    7月第3周MPV终端销量榜 魏牌高山首夺冠军

    2025年7月25日
     【2025年7月第3周MPV终端销量排行榜】上周,国内MPV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3周(7月14日至20日,2025年第29周)国内销量前五十的MPV…
  • 7月汽车销量排行榜:第3周SUV终端销量排名

    7月汽车销量排行榜:第3周SUV终端销量排名

    2025年7月24日
     【2025年7月第3周SUV车型销量排行榜】上周,国内SUV市场呈现出活跃的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3周(7月14日至20日,2025年第29周)国内销量五十强SUV车…
  • 7月第3周轿车终端销量榜 星愿蝉联冠军

    7月第3周轿车终端销量榜 星愿蝉联冠军

    2025年7月23日
    【2025年7月第3周轿车终端销量排名分析】上周,国内轿车市场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3周(7月14日至20日,2025年第29周)国内销量前五十的轿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