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C-NCAP公布了创维EV6的碰撞测试成绩,“一星”评定让人大跌眼镜。
虽然在2021版C-NCAP规程上,对于碰撞测试进行多项升级,同时很多测试项目都进行了优化,难度系数有了明显提升,但是从2022年公布29辆车辆碰撞成绩来看,仍然绝大多数车型是“五星”评定。
而近期获得评分最低的是合创Z03的“三星”,这已经是较低的水平。而创维EV6的碰撞成绩综合得分率为39.9%,相比合创71.3%的综合得分率,仍然是“断崖式”差距。
这样的成绩不仅是印象中C-NCAP新低,而且即便算上国产车型在普遍严苛的海外碰撞成绩,如此差的表现也是非常罕见的。而在电动车市场占比快速增长,新车型层出的背景下,并不是每款车都“靠谱”。
电动车“一窝蜂”带来隐忧
在过去一年,中国乘用车在多项政策刺激下,增幅仍不明显,但是新能源市场,特别是电动车市场依然增长迅猛,大大超出年初的预期。在电动化大趋势下,不仅传统车企纷纷转型,也有众多新势力抓住风口,投身于造电动车的行业中。
因此电动车销量“井喷”的背后,是良莠不齐的产品现状。汽车毕竟不同于IT产品,虽然电动化大幅降低车辆技术门槛,但是产品质量、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仍然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支撑与高成本投入。
此次获得“一星”的创维EV6,虽然从品牌让人很陌生,并被消费者认为是一个家电生产厂家跨界造车,但实际上创维汽车背靠开沃集团,已经有10年新能源汽车生产经验。即便这样,生产的20万元级别车型,在碰撞测试中仍然“折戟”。
从碰撞成绩来看,无论是乘客保护、行人保护还是主动安全,创维EV6与平均值相差明显,这说明车辆从本身架构就存在问题,同时车辆智能化配置也很低,这样的车还要卖20万元,很难让人接受。
所以那些不知名的厂家,生产价格更低的电动车,品质情况是否达标,还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电动车不能只是看价格,或者看炫酷功能,毕竟与电动车相关评测法规,还是有些滞后,购买经过市场检验或者大品牌的电动车,相比较而言更有保障。
安全性将成为购车高权重?
虽然在“新四化”趋势下,让消费者在选购车型的时候,更注重车辆的个性化配置以及智能化水平。但是根据调查和消费者反馈数据,更具吸引购车的直观性和冲击力,还是体现在车辆安全水平方面,这也更能反映出车企的积累。
近几年中保研每次碰撞,都会引发广泛讨论,而一些碰撞成绩表现不错的车型,口碑逐渐发酵,市场表现越来越好。而同样也有销量好,但是碰撞成绩不佳的车型,口碑滑坡也带来销量滑落。
近期无论车企还是媒体,都通过极限测试、双车碰撞等方式,带来更高的话题度和关注度,起到非常好的传播效果。消费者也逐渐意识到,车型价格高并不等于安全性好。比如这次20多万元创维EV6,以及之前碰撞后拉不开车门百万车型雷克萨斯LM,在安全方面都有明显缺陷。
而消费者对于安全性的重视,也需要车企拿出更有信服力的安全表现,而安全性也有望更好推动品牌溢价提升。奇瑞高端品牌星途以及比亚迪新推出的高端品牌仰望,都将更好的安全性作为品牌高端性的突破点和立足点之一。
作为C-NCAP在2023年公布的首款车型成绩,创维EV6的“一星”评定,也定下了要更关注车辆安全性的基调。对于车企和消费者都提了个醒,造车不能急功近利,购车也要注重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