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傅成玉终于再一次收获了来自中央政府的认可,似乎正印证了他那句“赢得尊重比挣大钱重要”的话。32年前从海外学成归来便加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傅成玉难以想象的是,从彼时便掀起了一轮国企改革浪潮,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再掀起拯救差点死掉的国企三年脱困改革,而如今新一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里——中国石化集团改革竟然由已经63周岁的他来扛大旗。
新年伊始,1月5日晚间,中国石化公告,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下称销售公司)增资引进投资者的计划已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的批复,公司将据此办理后续交割手续,随后的1月13日坊间又传出消息称,销售公司决定将于今年在中国香港上市,首次公开募资或达50亿美元。
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称,2015年能源领域的改革重点将转向油改,油气改革今年会“大动”,中石油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在新疆启动试点。这些似乎意味着今年中石化混改将再次“加速度”。
尽管,“具有国际化视野、兼具企业家和国企管理者素质”的傅成玉掌舵的中石化混改,在各利益方博弈中长袖善舞,使得混改朝着“看起来很美”的方向前进。但是,销售公司上市将会为混改埋下怎样的隐忧?接下来傅成玉能否带领中石化和投资者开始一场欢喜和睦之旅?
上市或存管理隐忧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战略研究室主任单联文对傅成玉的评价为“真正的企业家”,但他依然担心,销售公司上市或为此次混改埋下管理隐忧。
日前,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对外坦言,销售公司董事会的成立工作正在抓紧筹备,但是“关于销售公司上市,尚无相关信息可以发布。”
据透露,中石化销售公司将引入的3名社会投资方的董事中,有2名来自基金公司,分别为嘉实基金公司总经理赵学军和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华夏香港CEO张霄岭。另一名社会投资方的董事可能来自人保。
去年中石化发布的引资公告中提到,“公司的态度是,股东如果要求上市,就计划上市”,傅成玉也有类似表示,而据经济观察报获悉,股东当然希望通过上市使手中的原始股升值。
在单联文眼里,此时的傅成玉和中石化正处于漩涡之中,“这一步走好后,可能步步走好”。然而引入民间投资者仅是混改的开始,而非结局,最重要的则是能源央企巨鳄中石化和来自各领域非常分散的民间投资者之间的业务和管理上无缝对接。
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9月13日和9月17日,在销售公司投资者名单披露前后几天,筹备两三年之久的中石化集团旗下石油工程业务以及石油机械制造业务分拆并相继公告借壳上市。*ST仪化因此成为中石化集团旗下石油工程业务重要上市平台,中石化集团石油机械装备相关资产将全部注入江钻股份。彼时,颇有傅成玉风格的专业化改造发展、实现保值增值的路上又添了“两员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