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动机部分的维护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保持发动机良好的技术状态是维护的重要目的之一。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发动机维护的内容越来越简单而且操作难度也越来越小。发动机维护的主要内容是:对燃料、润滑油、冷却液和空气滤清器等方面的检查、补充和更换,以及气门间隙、怠速等项目调整。
1、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机油具有减少摩擦、提高动力、缓冲碰撞、减少振动、密封气缸、减少漏气、冷却过热机件、清洁发动机内部等多项功能。现代发动机在设计制造上越来越精密,可靠性也越来越高,其保障条件之一就是机油的保护作用。可以说,现代发动机寿命的延长靠的就是润滑油的养护。所以,机油的日常检查和更换是汽车维护中最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在汽车性能不断提高的今天,机油的使用至关重要。
2.机油的检查与补充
为减少发动机磨损,确保发动机良好的润滑,在维护中,应认真检查机油的质量和数量。发动机在运转中消耗少量机油是正常现象。发动机机油的消耗量与机油的粘度、质量及行驶方式有关。经常高速行驶和频繁地加速、减速都会过多地消耗机油。新发动机由于处于走合期,也会多消耗机油。由于在发动机运转时,燃油和水分少量地进入油底壳,使机油被稀释。当汽车长时间行驶在短途工况下,即使累积行程再多,机油尺也不会显示机油的减少,因此要想准确地判断机油的消耗量和真实的机油平面高度是困难的。原因在于短途行驶,机油易受未燃尽的燃油或湿气的稀释,出现机油似乎无消耗的非真实情况;当汽车行驶在髙等级公路,且以较高速度行驶时,存在于机油中的稀释成分会逐渐挥发,又会出现机油似乎超量消耗的非真实情况。因此,只能用查看机油尺显示的方法,来近似地确定机油的消耗量。
3.查看机油的数量。
此项的检查应在起动发动机之前或停机10min以后进行,检查之前应将车停放在平坦的场地上。将起动开关钥匙拧到关闭位置,把驻车制动杆(手制动杆)放到制动位置,变速杆放到空档位置。打开发动机舱盖,抽出机油尺,将机油尺用抹布擦净油迹后,插入机油尺导孔,拔出查看。油位在上下刻线之间,即为合适。如果超出上刻线,应放出机油;如果低于下刻线,可从加油口处添加,待10min后,再次检查油位。补充时应严格注意清洁并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
4.检查机油的质量。
在检查油位时,应注意检查机油的污染程度。检查机油尺上的机油,不应有变色(机油变黑现象除外)的现象。当机油达到使用的间隔里程或达到换油指标时,应及时更换机油。多级油在使用时容易变黑,属于正常现象。检查机油质量的常用方法有:油迹对比、粘度比较试验和化验法等几种。用油迹对比法检测机油质量时:可取二片洁净的白纸,在纸上分别滴下同种新机油和正在使用的机油各一滴,比较二者变化情况。如果在用表明机油滤清器的滤清作用不良,但并不说明机油已经变质;如果机油中间黑点较小且色较浅,周围的黄色润迹较大,油迹的界限不很明显而且是逐渐扩散的,说明机油中洁净分散剂尚未耗尽,仍可继续使用;如果黑点较大,且油是黑褐色、均勻无颗粒,黑点与周围的黄色油迹界线清晰,有明显的分界线,则说明其中洁净分散剂已经失效,表明机油已变质,应及时更换。
5. 更换机油
(1)换油时机。正常的换油时机一般为7500~12000km,对此汽车生产厂家各有明确地规定,。在更换机油时,请按厂家规定执行。如果汽车长期在负荷较重的苛刻条件下工作,机油更换的间隔要适当缩短。如果汽车在一年中行驶里程达不到上述里程时,应每年更换一次机油。如果使用质量较高的机油,换油间隔可适当延长(按机油生产厂家的建议执行)。更换发动机机油时,应尽量使用多级油,按车型要求使用合格牌号的机油。
(2) 机油质量的适用范围。由于国内汽车的种类比较复杂,汽车生产的年份也不尽相同。因此,汽车所用的机油也不一样。如果加错了机油,轻者使发动机早期磨损,重者导致报废。所以,必须为汽车选择符合要求的机油,以保障发动机的有效润滑。通常是根据汽车随车手册的规定来选择机油。
(3) 机油粘度的适用范围。由于发动机结构和使用条件的不同,为保证低温时顺利起动和高温时的润滑性能,各种汽车推荐的机油粘度有较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