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8日大年初三,我和儿子两人开着心爱的银色骊威从乌鲁木齐出发,去往阿勒泰地区的福海县乌
伦古湖看冬捕。这是我向往已久的事。
早晨八点三十分,天蒙蒙亮,我开着大灯行驶在216国道上。一路上车很少,过九沟十八坡时雾气大,能见度低,我的车速降下来,毕竟是安全第一。直到阜康市雾气才散,上吐乌大高速,车速跑到了120迈,心里那个爽呀。
上午十点过了甘泉堡收费站,吐乌大高速到头了,幸福路口是个分岔口,沿着公路直行去往奇台、木垒方向,左拐朝北仍是216国道去往阿勒泰方向,打左转向灯朝北我们就进入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道路变窄是双机动车道,路面开始有积雪。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天上,极目四望原驰蜡象,白茫茫的一片刺的眼睛眯成门缝了,赶紧戴上太阳镜,连忙叫儿子拿出望远镜左右好好看着能不能见到野生动物。
进入沙漠路段,路两边沙丘被白雪覆盖。只有一丛丛野生红柳在风中挺立着,红柳枝条上挂着霜,在阳光照耀下,蓝天的映衬下,好象镀了一条金边煞是好看。
过了野马保护站,刚转过一个沙丘,在避风的山坳里看见一群马在雪地里低头吃着什么,儿子立刻大叫:“野马,野马”,我赶紧靠边停车,拿起相机跳下车朝马群奔了过去。那群马见有人过来掉转身朝远方跑去,我都没有来得及拍下一张照片。儿子问是不是野马,我回答是,第一:野马怕人,第二:那群马毛色长相都一样,不像家马,一群里有黑、有白、有红,人走到跟前也不怎么怕。
继续往前走路边不断出现指示牌,图案是一只跳跃的鹿,文字提示:野生动物出没,注意避让。果真三五成群的鹅喉羚(俗称黄羊)时不时地出现在路边的雪地上,见到我们靠近就奔到沙包上,当我们踏上沙包他们早已在另一个沙梁上眺望。黄羊臀部的毛是白色的,短小的尾巴确是黑色的,尾巴不停地左右摆动似乎在告诉我们:只能看不许摸哦!
最有趣的情形是这样的:在一片低矮的灌木丛中有一座隆起的土堆,四只黑色的大雕围成一个圈站在上面一动不动的,就像是在密谋着什么。
经过五个小时的奔波,中午1点半我们来到216国道边一个小镇恰库尔图。今天还有交警设卡检查,每辆车都要打开后备箱,查看有没有野生动物或禽类,说是防止禽流感传播。连续跑了400多公里有些累了,停车休息吃饭。
刚出恰库尔图,一个岔路口出现在眼前,路牌上显示直行去阿勒泰,向左拐去福海,去阿勒泰的路是216国道我以前去过,直接去福海的路却没走过。打左转向灯,车就开上去福海的路了,路边的界碑显示是324省道,双机动车道,路面平整,时有积雪,车少。经过查询324省道,从恰库尔图起一直沿着乌伦古河,一路上串起了七八个村镇,经过杜热镇直达福海县。下午六点多我们终于进入福海县城,察看里程表已有623公里。城区不大主街道上挂着花花绿绿的横幅,主要是庆贺冬捕节开幕之类的。
因为是大年初三,找了好久竟然没有开张的饭馆,心里暗暗叫苦,跟路人一打听渔场离县城只有18公里干脆直接开车去。出发时随身带着《新疆盛宴》这本书,书上介绍鱼香餐厅不错。驱车半个小时便来到餐厅门口,进得门来见四五个人围着火炉聊天,桌子上摆满了瓜子、花生、糖、金桔,上前一问才知店主人今天也在过年,要到初五才开张营业。不过店主人挺热情的,说大过年碰在一起就是缘分,先坐下来喝杯热茶、吃点瓜子。问明我们只有两人还是从乌鲁木齐赶来的,就说家里只有五道黑鱼(赤鲈)加豆腐炖上,配上花卷行不行?我们忙说好好真是太谢谢了!
老板娘进厨房忙,我一打听才知老板姓万。忙跟万老板打听明天能不能看到乌伦古湖冬季捕鱼。店主人说冬捕队的队长是他的亲戚,过年这几天也放假到初六才开网冬捕。
不一会儿一大盘热气腾腾的五道黑炖豆腐就端上桌,还上了一盘自家腌制的辣萝卜条,一碟花卷。我们实
在饿极了,一点没客气来一个风卷残云。
晚上九点多我们又回到福海县,住在海域宾馆。房间挺实惠,又干净,24小时热水。后院有停车场。赶紧
洗澡睡觉吧,大年初三就这样过去了!
大年初四,天一亮就醒了,朝外一看窗外飘着雪花估计后半夜就开始下了,心理犯愁啊!初六渔场才开始冬捕这两天去往何方?
和儿子商量后,定下两条路线:第一去禾木,第二去阿勒泰市。首先是去禾木,因为大年初三在禾木的观景台上搞一个图佤族民俗风情节(网上查到的),就是不知上山路怎么样,如果到布尔津租不到越野车上禾
木,就去阿勒泰,到那看看冰雕;滑雪,参观博物馆,逛一下白桦林公园也不错。
从福海出发38公里就到北屯,在北屯吃饭,加油,开车驶上去往布尔津的318省道。雪花漫天飞舞,一路小心驾驶来到布尔津。县城因为旅游业带动居然有一点国际化色彩,街道两旁有不少欧式尖顶建筑。城市建设比福海还上一个档次。
在布尔津长途客运站前广场把车停好,就有几名哈萨克族出租车司机围上来问我们想去哪里,我说去禾木这车能不能上去,他们看了一下底盘高度又问是不是四驱车。我说不是,他们说上不去因为坡太陡,雪太厚,需要开四驱车才行。
我就向他们打听哪里能租到越野车,他们立即就拿出手机打电话联系,过了一会儿一个小伙子说:红旗乡有一部车要上禾木,车费你自己和他谈并给我一个电话号码。
在电话里把所有事项谈妥了,我们离开布尔津往冲乎儿乡出发。一路上风雪越来越大,吹的浮雪像流沙一样横扫过马路,最后十几公里路全是曲折的上坡,路面完全被积雪覆盖,一片白茫茫的道路都看不清,幸好看着马拉爬犁的印记才没有偏离道路。刚进入冬天我就换了四条横滨的冰雪轮胎,此时行驶在这样的路面上心里才有底。轮胎真不错,上坡下坡都能吃住劲,没有出现打滑现象。终于翻过玉什布拉克山进入冲乎儿山谷(当地叫红旗乡)。
把车停在租车人院子里,换乘四驱皮卡车马不停蹄离开冲乎儿乡向禾木进发。过冲乎儿才正式进入阿尔泰山区,山路蜿蜒曲折,常常是90度以上甚至近180度的急拐儿。哈萨克族司机告诉我,他昨天才从禾木回来,今天正好要运送货物上去,顺便捎上我们。从冲乎儿到禾木108公里山路最快三个半小时就到了。
道路很窄紧容一辆车通过,两边儿的积雪越来越厚,车陷进去轮胎都看不见,有时为了给对面的车让路我们的车使劲向一侧积雪里面冲,等对面的车通过后我们再倒退回来继续往前走。从天亮走到天黑,天上一直飘着小雪,爬到山顶居然还能看见月亮和星星。经过九个多小时的跋涉,到晚上十点多我们疲惫之极到达禾木乡。
白鹿山庄的主人吾海打着手电来接我们,把我们领进漂亮的木屋,木屋里炉膛里的红松正在熊熊地燃烧着,因为电压太低白炽灯的灯丝昏暗地亮着,我们吃着主人早已准备好的大盘马肉、油炸果子、囊,喝着喀纳斯特曲,听着炉膛里劈啪作响的声音,呼吸着特别清新的空气…大年初四就是这样。
大年初五的早晨是被冻醒的,炉膛里的火早已熄灭,屋外仍然下着小雪,天蒙蒙亮,为了能一睹清晨升起的袅袅炊烟,我们必须趁着天亮前赶到观景台。
天很冷,雪很厚,我和儿子背着相机带着热茶和吃的走上了禾木河上的一座木桥。河面上大部分被冰雪覆盖,只有中间能看到河水冒着热气静静地流淌。
过了木桥是一个岔路口,左边路宽是马和马拉爬犁走的,右边路窄是行人走的,我们穿过了一片白桦林,顺着木板铺设的山道爬上了观景台。一幅水墨丹青风景画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村庄四面群山环抱,白雪皑皑,灰色的树林沿着山脚伫立。图瓦人古老的木屋散落其间,特别宁静的村庄,仿佛人间的天堂。
我不断按下快门,记录这梦幻般景象。太阳一直也没有出来,炊烟已经升起,像一条青色的彩带在半空中飘浮。我们在观景台上待了两得多小时,又冷又饿回到白鹿山庄。
中午12点我们乘坐越野车离开了禾木乡,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颠簸回到冲乎儿乡。稍作休息,开着自己的车直奔布尔津,晚上9点在布尔津填饱肚子后开夜车赶到福海县。
大年初六睡到十一点才起床,昨天晚上赶夜路真累人。吃罢早饭驱车来到鱼香餐厅,请万老板带路去看冬捕。
乌伦古湖由大湖和小湖组成,大小湖之间有水道相连。大湖夏天是水上乐园,小湖冬天是捕鱼的好地方。这里出产狗鱼、五道黑鱼、野生鲤鱼、鳊鱼。大多数是冷水鱼,肉香、味美、刺少。
湖面结冰厚度有八、九十厘米,上面还有积雪,越野车、中巴车在冰面上往来不断。我毫不犹豫将车开上冰面朝着捕鱼队驶去。
冬天在结冰的湖面下拉网捕鱼是件很奇妙的事情。首先由有经验的老船工选好位置下网,从湖水深处将渔网向岸边拖。拖网时,要在冰面上打许多冰洞,间隔10米左右,冰面下用一根长长的木棍牵引细绳,细绳带出缆绳拖动渔网捕鱼,最后用绞盘将渔网从冰面下拉出来,鱼儿就出水了。
我们赶到时,船工们正在打最后几个冰洞,不一会儿两根长长的木杆从长方形的出网口冒出,他们後面拖着渔网的两端缆绳,将缆绳穿过绞盘就将渔网慢慢地从冰面下拖出来。
刚出来的渔网没有鱼,网上挂着不少水草,随着渔网不断地出水,时不时地有鱼出现引起围观的人们骚动,到第五张网出来时,鱼就越来越多。2公斤重的狗鱼、鲤鱼、身上有黑道的五道黑鱼、甚至还有鲶鱼…我们一边欢呼一边忙着抓鱼,照相留影,忙得不亦乐乎.突然有人不小心一只脚掉进附近的冰洞,等爬出来时一条裤腿已经湿透了,只好上车去换.
看完冬捕我们回到鱼香餐厅,饭菜马上就上桌,炖狗鱼、炖五道黑、鱼肉饺子,好吃的真不少。下午四点多我们离开餐厅踏上回家的路程。
从福海县出来往克拉玛依方向走,一路经过合什托洛盖、乌尔禾、克拉玛依,上呼克公路,经呼图壁、昌吉,行程600多公里于晚上12点半才回到乌鲁木齐的家中。
大年初三早晨出发到大年初六晚上回家,一共行驶1732公里路程,既尝到了长途驾驶艰辛,又体验了其中快乐,不虚此行。今晚一一记之,与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