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年6万公里,到3年10万公里,再到5年15万公里,汽车企业不断延长质保期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质保期继续延长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且,这也是车企把目光集中于“汽车后市场”的一个表现。
5年10万公里质保期
几乎成购车“标配”
“怎么现在各个品牌的汽车质保期都变长了,我记得原来都是2年6万公里,现在大多数都已经延长到5年10万公里了,甚至还有部分车型是5年20万公里,车企对自己产品的信心提升了吗?”
近日,李先生想给自己换一台车,在走了几家4S店后发现,延长质保期俨然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一种新的模式。
某品牌4S店的销售人员表示,“我们家车辆目前享有的是5年10万公里的质保期,而最开始的时候我记得是2年6万公里,延长了很长的时间。”
只有在4S店维修
才可享受质保服务
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品牌的售后人员都会强调,保修期内车辆出现问题,需要在4S店维修才可以享受到质保服务。对此,某4S店总经理陈兵认为,车辆维修要做到“有据可依”才可享受质保,原厂配件和专业的维修人员,二者缺一不可。“在外面维修,无法追溯配件来源,维修人员的专业程度也有待考量,这种情况下维修的车辆出现问题,厂家是没有办法负责的。”
培养客户品牌忠诚度
车企看好“后市场”
昨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部分析师接受采访时表示,车辆质保期不断延长,一方面是因为品质技术的提升,让车企有这样的实力基础和信心,去给客户承诺;另一方面,近几年新车销售情况普遍不理想,在销售利润下滑、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车企把盈利目标寄托于汽车后市场,也是一种营销手段;第三个原因是车企希望把客户保留在这个品牌下。“随着服务的升级,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也在不断提升,只要能够把客户留在这家店里,后续一些连带的业务都会得到发展。这也是汽车后市场的一部分,像汽车保险、汽车置换、汽车金融、汽车改装、汽车养护等,只要客户有需要,一系列的服务都可以跟进,利润空间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