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1 15:46 购置税新政引爆小车车市1.6升也成“黄金排量” 减征购置税难以惠及车主 车市价格近期普涨 情人节的优惠!购荣威550就送购置税 刚性需求抵消购置税影响 1.8L地位尴尬销量坚挺 谁也不曾想到,国家一纸1.6升及以下车型购置税减半的利好让1月份的车市如此火爆,而自主品牌首当其冲成为市场销量的开路先锋,奇瑞3.5万辆、吉利2.9万辆的销量,一扫去年第四季度销量下滑的阴霾。原本是因为技术欠缺而从小排量市场起步的国产车,竟然再次诠释了何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不过,还是有些人认为国家制定这样的政策多少有些“护犊子”的成分。这样做有何不好?有专家分析,1.6升以下车型领域正好是本土车企的主战场,因此1.6升的分界点有利于鼓励自主品牌的发展,能促进自主品牌企业加大产品开发和服务的力度。既激活了汽车市场,又激励了自主汽车企业,此举可谓是一举两得。
抛开购置税减半不谈,单说政府对本土企业的扶持,中国明显逊色于邻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韩国满大街只跑本国车,堪称是一大奇观,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政策。韩国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制定有具体的导向政策,明确提出要把汽车工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要求发展具有韩国特色的轿车,规定汽车厂和零部件厂的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予以支持。而日本在对汽车产业进行保护和扶持过程中,初期以直接扶持为主,增加设备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赶超国外企业。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国内汽车企业发展,抵制外资企业进入本国市场;给予企业贷款和税收方面优惠政策,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
显然,和日本、韩国相比,我们对自主品牌扶持的的政策就显得温和多了。原先给予大型企业政策,是希望通过用“用市场换技术”,以实现自己造车的梦想。谁曾想,市场交给了洋品牌,而得到的多是落后的技术,每年合资企业的利润分成让大汽车企业忽略了“自我供血系统”的再生。而自主品牌就是在这样的夹缝中,用最小的投资完成了最大的市场占有,从而赢得了国家对这些非计划内的自主品牌的大力支持,一大批科研项目和资金投入到它们身上。
1月的车市就如同现在的股市。国家利好频出,但并非所有个股收益。同理,购置税减半利好也不是人人有份,在这1年当中,那些执着地从事小车生产、响应国家减排号召的企业,理应享受这块蛋糕,自主企业完全可以藉此完成一次历史性的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