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价连续8个月走低
今年的佛山车市经历了几波降价潮,其中最猛烈的是6月~8月间车市低迷时期,除分步降价的方法之外,低价上市的手段被用到极致,中高档车也挺身而出成为降价的主角。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价格监测显示,车价已连续8个月走低,除奥迪A6还能够保持上涨姿态外,其余多数品牌车价继续下行。不过,8月份车价比年初下降1.7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98%,与2003年、2004年近10%的平均降幅相比,车价已进入“温和”缓降状态。
专家预测:明年价格平均降幅难超4%
“当桑塔纳从17万元降到7万多元,而且还加装了多个高级配件的时候,中国汽车的价格底线已经在逼近。”刚刚过去的9月份的汽车销量也证明了这一点,很多佛山经销商表示,9月的销售成绩反而好过黄金周。业内专家断言,降价手段已被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基本用尽,经过五年的价格战之后,明年汽车价格最高平均降幅将难超4%。
事实上,在10月上旬,经销商暗降价格已经铺开,很多车型市场价格已经松动,竞争最为惨烈的中高档车市场经销商血拼降价最高甚至达到了2万~3万元。“尤其对那些没有新车推出的企业,要保证销售业绩就唯有降价。”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业内:今年降价已经接近底线
不过多款9月热降带来热销车型的经销商表示,短期内厂家不会再有行动,因为9月大幅降价后的价格基本已达到厂家的底线,如果不出现意外,这样的价格标准将持续到年底。
资料显示,自1996年开始,汽车价格以年均4%~5%的速度下降。
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车价正式进入快速下降通道,价格战由此点燃。
5年来,国产车价调整周期由最初的8个月缩短为3个月,直至如今的几乎是天天降价。
东风日产雄峰专营店市场部经理钟志强:
车市已经进入微利时代
很多车型刚投产的时候,都是产量较少,且很多配件都是从外国进口的,进口税一般较高,随着配件不断的国产化、产量随着销量上升而上升,汽车的生产成本终于降下来了,各个品牌为了保持核心竞争力与占有率,都会把降低成本的费用反馈给消费者,就会出现了新车上市一段时间后“降价”的现象。现在汽车厂家的利润已经跟国际接轨了,进入微利时代,甚至比国际市场的价格还低。
一汽大众合诚店总经理马健:
以服务代替降价效果更佳
降价属于厂商的行为,经销商话语权不大,而服务则是每个经销商最主要的营销手段。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和消费机制的日趋完善,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已经是处于物美价廉、鱼与熊掌俱可兼得的时期。
这两三年来,汽车价格变化得很快,从以前的降价起码需要半年才降完的周期,缩短到现在三个多月就趋于稳定,而在以前,甚至还有车越卖越升价的情况。
东风本田时利和店董事长雷越宁:
多数厂家都在理性调整目标
关于价格战不光是车市的问题,家电、食品、机票等都有一样的问题,只不过车市更受大众追捧而已;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
这是铁的定律,只要厂家还在盲目追求产量和份额,价格战就难以避免。
但幸运的是今年尤其是下半年,除了个别背着“政治任务”的汽车生产厂家外,许多汽车厂家都在理性地调整年度目标。
进口现代南海锦菱店市场部经理徐志超:
价格战像酗酒总有人要倒下
促销、打价格战是商场中常用的战略,但精明的经销商及消费者也将逐渐对这些促销手法感到不切实际和浪费时间。
对于经销商而言,打价格战只会拼个你死我活,跟酗酒一样迟早有一个要倒下;对于消费者来讲,价格战的背后隐藏的是质量或售后一连串问题。因此我相信,只有优质的产品和售后服务才是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经销商应该把重点放在内部经营管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