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环境治理的专家刘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空调系统是一个遍布细菌和霉菌的肮脏角落,而且霉菌会随着空调吹出的风直接进入呼吸道。尤其是多雨的夏季,黑暗、潮湿、温暖,是霉菌生长所需的三大条件,广东地区的气候都具备了这些条件。空调制冷会产生冷凝水,这些冷凝水与空气中的灰尘一起附着在蒸发器表面,便成为霉菌大量繁殖的温床。其次是空调系统的通风管道,熄火停车时,空调冷热交替时滋生的微生物及藻类细菌或者霉菌。发动机的热力领导空调管道中的冷空气液化成水份,潮湿温暖的环境同样为细菌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专家支招:在进入车厢前先将窗户打开通风,同时打开外循环,待车内热气排出后再开空调,这样制冷效果会更快更好。当车速低于25km/h左右时,应当将空调置于较低挡位,防止发电量和冷气出现不足。
此外,夏季雨天行车时,车窗玻璃容易起雾,影响视线,此时将风向调至挡风玻璃方向,打开压缩机送冷气,即可在数秒内达到有效除雾的目的。
案例3
夏季胎压宜低不宜高
车主求助:“胎压在夏季究竟应高还是低?轮胎内使用氮气是否有效提高安全系数?”车主邓先生向记者提出他的疑惑,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轮胎内的空气在炎热的气温下容易膨胀,胎压过高致使爆胎;另一种说法则是胎压不易偏低,因为胎壁变形导致胎壁内层的钢丝发热受损,硬度降低而致使爆胎。
解读:降低胎压会带来两个后果:一是磨胎,轮胎寿命缩短;另一个是增加油耗。据介绍,降低胎压能够有效降低爆胎的风险。夏天在高速上行驶,时速可达到100~120km/h,胎面温度达到80 ,甚至会超过100 ,内部压力随之增高。至于增大胎压,唯一好处是降低油耗,但可能会导致爆胎等很多不利因素的发生,比如刹车距离增加,对安全行驶不利。所以,夏天胎压的原则是只能降不宜升。
专家支招:轿车轮胎的胎压值一般在2.3~2.8BAR,只要在这个范围内,都是安全的。不过夏天由于气温高,汽车开动以后,本来在正常值范围内的胎压,可能会上升至3.0BAR以上。所以,夏天应在正常胎压范围内取偏低的胎压值,2.3~2.5BAR之间比较合适。此外,氮气属于惰性气体优于普通空气,但充氮气对安全性而言,心理作用大于实际作用。
细微保养很重要
高温天气持续出现,地表蒸发和作物蒸腾量大,加上汽车运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高温,里外夹攻下容易造成汽车的故障。除了本文列举的三大问题外,夏季还容易诱发散热器漏水、软管破裂、滤芯结有污垢等各种问题。每个问题都可能导致行驶过程中出现机件故障。夏季保养除了保证车辆良好的工况之外,更要避免因汽车本身的故障而造成交通事故。往往,一些细微的保养项目被车主所忽略,而这些不起眼的东西亦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及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