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对于多数车主而言,养车费用的高低日益受到关注。但是不少人只是留意油价或是车险价格,却往往忽略了汽车的质保期(也称保修期或质量担保期)。孰不知,一个看似简单的质保期其中却大有学问。
汽车质保期以两年为标准
通过对市场上的18款主流车型调查显示,多数品牌以2年4万/6万公里为质保期,原先一汽大众质保期为1年不限公里长短,在2005年3月以后质保期延长到了2年6万公里,而尊驰的质保期最长为10年20万公里。
质保期对于车主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据相关统计显示,如果一年所需的养车成本在1万元左右,其中油费占了总成本的50%,维修保养费用占30%,保险和养路费13%,停车费和洗车费用5%,其他费用2%。维修保养费用是仅次于油费的一项支出,因此,如果一款车质保期越长,车主相应的养车费用也就越低。
车辆质保期内限制多
此次调查的18款主流车多数以2年4万/6万公里为质保期限,不过仔细查看厂家的保修条款,其中却有诸多学问。像未按规定到4S店进行定期保养的车辆、经车主自行改装而造成损毁的车辆都不在质保范围。宝来的保修规定要求,因粗暴操作或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不享受保修;伊兰特的保修规定,如果用户擅自改变车辆的用途,将车用于经营项目,视为自动放弃保修权利。
除了对于整车保修的限制,保修的配件也值得研究。如广州本田的飞度、雅阁一般保修不包括机油、火花塞、滤清器、制动片、制动盘、雨刷、轮胎、蓄电池、灯泡、保险丝等诸多项目,即便在质保期内发生问题需要更换都需消费者自行买单。而且,保修只是保配件,而附带费用,如工时费仍需消费者承担。
此外,一些厂家规定的质保期的配件也标准不同。如千里马将配件分为A类与B类,分别规定了不同的保修期时间。而尊驰也根据整车、特殊功能部件、易损易耗件的分类给予不等的保修待遇。
国外质保期差异大
对于多数车型2年4万/6万公里的质保期,不少车主也存有争议。有经验的用车者知道,这个期限显然偏短,一般情况下,车辆在使用6万公里以后一些潜在问题才会陆续出现。
相比国外同类车型的保修期,动力系统的质保期均在4年8万公里以上。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国外路况好,零配件价格低,维修保养成本不高;而中国的路况复杂,新手多,车的损耗相对较大,维修保养成本也偏高,因此无法参照国外的质保期。此外,目前汽车厂家利润已经转向售后,自然不愿意增加质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