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丰田、东风本田等品牌应声涨价,上海通用、南北大众、东风日产等品牌暂不跟进
■业内认为,新消费税是车价炒作的“难得”机会,近期厂家跟风调价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文/本报记者 江圣杰
新消费税的出台,车市风云变色。日前,宝马、丰田、东风本田等品牌的官方宣布涨价,令到不少消费者大感意外。记者获悉,新消费税4月1日实施以来,除了以大排量为主的进口车瞬间大幅度提高售价外,国内部分汽车厂家也借机应声调整了终端价格,让人感到车市有激活涨价秀的意味。
部分品牌应声而动
一汽丰田首先作出了反应,其旗下的多款大排量车型从4月1日起全部涨价,皇冠、锐志、陆地巡洋舰等20多款车型,涨幅从4000元到13万元不等,东风本田CR-V也升高了3000元到5000元不等,宝马更是最高涨了28.96万元。相反,部分车型却下调了价格,威驰和普锐斯小幅下调,1.3L两厢飞度比老款价格降了2000元,南京菲亚特全系车型下调3000元。
此外,长丰汽车高层透露,近期内会调整其旗下各类车型的价格,东风悦达起亚也表示,嘉华3.5L的售价将平均上涨5%左右。
对这股价格冲击,部分厂家保持了“沉默”。广州本田就表示,雅阁、奥德赛不会随消费税涨价,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东风日产、华泰汽车以及小排量汽车主要生产商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天津一汽、昌河汽车、长安铃木、哈飞汽车等品牌暂时还没发出是否跟进的信号。
车价炒作的“难得”机会?
在这轮新消费税税率调整的价格动荡浪潮中,国内部分汽车厂家的动作相当积极、迅速,第一时间就公布了最新指导价。业内人士表示,因为一项政策而引起的汽车价格大范围迅速调整,这在以前是没有出现过的,这一现象反映了目前国内汽车企业对价格产生了高度的敏感,生产源头或政策的细微变化直接传递到终端价格,说明目前车企的利润十分有限。
对该观点,也有反对的声音。有观察人士指出,这次税率调整,对目前细分市场中份额较大的1.6L-2.5L区间的车型影响并不明显,这一点正反映了新消费税政策制定的巧妙。而正是在这个级别的市场,眼下有多款新车冲击价格,在多款新车入市搅局的当口,厂家借机涨价,是几个实力汽车巨头向其他厂家发出维护价格体系的信号。
有人进一步表示,厂家不管是有意涨价还是降价,新消费税的出台都给了厂家一个体面而及时的价格炒作时机。有意涨价的厂家可以借这个机会理直气壮地及时提高销售价格,同时,因税率的提高而涨价给消费者造成了成本紧张、利润空间小、价格透明的印象。而那些有意降价的厂家,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降价的负面影响。
对于那些目前没有跟进的厂家而言,近一段时间里宣布随消费税而调整价格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随着新消费税日渐尘埃落定,将来要提高汽车价格的营销难度和成本将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