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季里人易患病,车也易发“脾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上周一连多日的滂沱大雨,昭示着今年雨季已经来临。雨季是人易患病的季节,也是车爱“犯病”的季节。
市民反映
最近,市民周女士心有余悸地对记者说,上周的一个下雨天,她的车从家开出后就“神神经经”,一路乱发“脾气”。在行进时慢慢熄火。重新着火后行走一小段路又熄了火。当汽车终于勉强开到汾江南路时再次熄火,之后就再也打不着火。当时正下着雨,汽车熄火停在路中间,后面堵了长龙般的车队,被堵的车拼命按喇叭,让她惊慌又害怕,四处求助无人伸援手,后出钱才请到一个摩托车佬帮忙把车推到路边。
记者调查
据了解,近期大雨滂沱,发生同样毛病的车的确比平时增多。周女士反映那天回到单位后,说起此事才知道一位同事的车也是如此“犯病”。而记者在上周四的那场倾盆大雨中驱车外出办事,先后在金澜路、南桂东路、海三路见到因熄火停在路中间的车辆。记者在多家汽车维修站了解到,近期接到的报障电话中,其中行进中死火或者发动机不易启动,启动后有气无力方面的报障比平日多了。在佛山安奇奇瑞销售维修服务店,记者见到正在等待车辆检测的周女士。令周女士奇怪的是,在她心里留下极大阴影的“死火”事件,后来经维修工检测也没有零配件出故障。据东风标致佛山中衡诚致4S店的车间主任伦伟江表示,雨天“犯病”的车较多数并非零配件坏了,而是雨水惹的祸。现在的车电路系统都很先进,也很精密,车内线路及插头遍布,一些车线路较老化而密封不好,雨天水气大,线路易受潮,从而引起“犯病”。一般干燥后又会变好。
专家支招
雨天爱车哪些部位易“犯病”呢?伦主任提出了几下几点注意事项:
1、防排水孔堵塞
爱车经过一个冬季后,流水槽下往往沉积了许多泥土及树叶,这时极易堵住排水孔,而一旦积水过多进入车内,便有可能导致电控系统故障或损坏。
2、防进气系统进水
雨天行车,一定要避免进气系统进水。比如行车时尽量避免路面积水处,无法避免时也应减慢车速以免让水花喷射。如果空滤芯受潮,进气受阻增大,就会使车辆加速无力,严重时,甚至会使发动机内部运动机件锈蚀作用加剧。
3、防制动系统进水
如果有水进入制动液,在制动的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高温会使水汽化。而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在制动液中被压缩,就会造成制动失灵甚至失效。
(吴娇)
雨季安全行驶攻略
据南海区交警大队宣教交管室的陈副主任反映,雨天的交通事故率比平常多。为什么雨天驾驶特别容易出事。从事驾驶培训的陈师傅分析主要原因在于一些驾驶误区。
攻略一:不必见水就慌
通常很多驾驶员爱犯的通病是:看到水就闪,或者马上踩刹车放慢速度。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非常危险。左闪右避令后面的司机不知道该怎么反应,很容易发生意外。
事实上,水深大约15厘米左右,根本不会对汽车有任何影响,完全可以用正常的车速行驶,不需要担心水进入车内或者抛锚。因而汽车遇到水坑时,没有必要左躲右闪,只需稍微放慢速度就行了。
要注意的是,当车子经过水坑后,制动系统可能会暂时减弱,刹车的时候距离要加长,因此雨天驾车最好保持更长的安全距离。
攻略二:每年更换一次雨刮橡胶条
很多司机认为雨刮是小事,只要还能摆动扫雨就行了,对能否刮净雨水要求不高。但如果雨刮器的扫水能力严重下降,雨天驾车行驶会十分困难。在汽车低速行驶时,虽然影响较小,但汽车高速行驶时,雨刮片很容易向上浮起,扫水能力就下降。特别是在雨夜中行车,没有刮净的雨滴,在灯光下产生各种反射光,使前方视野极度模糊,往往会因此而引发交通事故。
要恢复其能力,关键是要更换雨刮片上的橡胶条。使用时间过长,橡胶条大都老化,不能紧密地和玻璃贴合在一起,因此不能扫净玻璃上的雨滴。特别是在有污垢时,由于污垢夹在橡胶条和玻璃之间,将使雨刮器的性能进一步下降。一般而言,应每年更换一次橡胶条。(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