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不仅要讲技术,更要讲诚信
明天就是3·15消费者权益日了,记者走马我市汽车美容店、汽车维修市场及采访佛山市、南海区两级消费者委员会,了解到去年汽车行业——
问题多多,投诉不多
近两年来,汽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入家庭,我市汽车行业迎来了逢勃的发展。各品牌的4S销售店一家家纷纷抢滩佛山,在佛山大地上争相矗立;从事汽车售后维修服务的大大小小专业店数量多达约百家之多,林立于街头巷尾;专业汽车美容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地鳞次栉比;二手车的销售也增长迅猛;在佛山火车站侧的捷迅汽配市场后,大型专业汽车配件市场粤丰也火热登场。
汽车消费在佛山可谓方兴未衰,然而却在消委会很少产生投诉。据佛山市消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大佛山在汽车方面的投诉只有50多起,其中汽车行业走在繁荣前列的南海投诉更是寥寥数起。是佛山汽车行业一诞生就规范发展,商家个个都诚信经营?还是另有原因?记者从南海区消委会及汽车市场综合调查了解到,其实汽车行业投诉少,是因为汽车对于多数家庭而言,还不属于日常消费品,故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汽车缺少专业知识,信息的不对称造成权益受到了侵犯却懵然无从投诉的现状。事实上,汽车消费市场问题多多。
问题
维修市场,宰你没商量
汽车从售出的那一天起,到报废前的漫长时间里都注定离不开维修,按常理维修市场应该投诉最多,然而奇怪的是这方面的投诉却没有,但没投诉并不等于没问题。顺德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大良一位车主为了验证某车行特约维修站是否存在欺诈行为,故意将汽车电路的一个保险丝换上烧坏的保险丝,然后将这辆车开到维修厂检查,结果被告知是继电器坏了,空调的感应器也有问题,电路的保险丝也烧了,问题很多,修好需3500元。随后这位车主又开车到另外一家汽修厂进行“检查”,事实上维修费最多500元就足够了。
汽车维修市场问题多,消费者权益随时可受到侵犯,主要问题表现在:
配件以次充好,冒充正牌货牟取暴利:采访中许多车主都反映,修理人员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个零件不能用了,必须更换”。据了解,汽车上的零部件,除了部分一次成型的不能修复以外,其他大部分零部件都是可以修复使用的。但汽修工常以更换零件的方法让车主花冤枉钱。在更换零件时,某些汽修厂利用汽车零配件规格、品种、生产厂家较多,价格悬殊等特点,从中乱收费。因为目前市场上每款汽车一般都有好几种零配件,比较有诚信的维修厂还会问该用正厂件、厂家指定配套件、市场配套件或非配套件,并说明不同的价格。因此会有大量的配套厂家为其生产。零配件生产厂家不同,质量也就不同,价格往往相差数倍。而有的汽修厂为了多赚钱,往往以次充好,坑害消费者。
多赚工时:由于消费者对维修技术一般都不懂,修理工往往把坏了垫圈就说成是离合器总成坏了。如有的仅是螺丝松动,根本就没什么大问题,维修人员却故弄玄虚,把故障说得很严重等等。本来几十元就能修好的小毛病,顾客可能为此等待一两天时间花费几百元。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有些所谓的特约维修点也有这样那样的“做手脚”行为,许多车主甚至被蒙在鼓里还不知道。因此,车主在等待中还要付出更多的工时费,难怪佛山安奇奇瑞维修厂的售后经理任伟斌说:“修车不仅仅要技术好,还要在经营上讲诚信,讲信用,不能信口开河,要赚合理合法的钱。”
消费提示:车主在维修车时,应该到信誉好的维修厂,最好货比三家,多走几家店后决定在哪家维修。消委会特别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汽车修理厂前,别忘了看其等级证明,包括营业执照和主管部门颁发的技术审查合格证书,同时要求修理厂提供检验项目清单,以便日后一旦产生纠纷,可根据清单追究责任。
问题
二手车交易投诉多
去年至今,南海区消委会共接到几单投诉二手车的消费案例。其中2月份一消费者到二手车市场选中了一辆车,但在交易时没有通过中介车行,而是私自与卖主达成交易。买卖双方谈妥价钱并交了订金后,相约到车管所办理过户手续,才被告之发动机存在问题不能办理手续。当卖方花钱搞好发动机问题后,却不肯再按原商定的价钱转让此车,并拒不退订。无奈之下,买主来到消委会投诉。另几单都是公司买了二手车后投诉经营者的案例。虽然这些投诉都不属于消委会受理范围(私人交易及单位消费都属受理范围),但这些投诉反映出的一个现实问题:消费者在二手车消费方面权益很易受侵犯。
据记者了解,二手车交易的特殊性确实使它存在种种风险。一方面是车价相比新车价非常诱人,另一方面是对车况、性能真实情况不了解,只能听商家介绍。假如商家不够诚信的话,消费者很容易被商家处理过的光鲜外形二手车所迷惑。
消费提示:买二手车要到诚信的商家,信誉好的车行去交易。这样万一出了问题,可以投诉。
问题
假冒伪劣品充斥汽车美容市场
在连续多日走马禅桂多家汽车美容店后记者发现,几乎所有稍具规模的汽车美容店都在向车主销售汽车饰品和配件,其中不乏一些假冒伪劣、来历不明的汽车饰品和配件混迹其中。
在一家汽车美容店,记者见到许多销售的汽车倒车装置、汽车音响系统均没有中文厂址,香水也没有中文标注,说是进口产品,但经营者却又不能提供报关手续。另外不少汽车美容店正在销售一种标有“snoopy”和史努比漫画形象的汽车靠枕、座垫等,经营者也均未能提供品牌证明。
目前汽车美容技术难有保障。南海区消委会去年就受理了一宗有关汽车美容质量的消费投诉。投诉者把自己的那辆车开到某美容店花1000元贴了车膜,不料在贴膜时却把车玻璃搞坏了,双方为了赔偿问题走进了消委会。
消费提示:在不懂行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贪便宜,应到大型技术好的汽车美容店进行大项目美容,比如贴膜等。但诸如买个香水座之类的小项目,可多家比较后再消费,选择价廉物美的产品。(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