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老司机都在感叹“买车容易养车难”。那么车辆保养有哪些“套路”呢?现在就赶快看看小凹为你整理出的避雷干货吧!
1. 圆圈方式打蜡:圆圈方式打蜡是比较常见的保养雷区,其实正确的打蜡方式是以直线打蜡,横竖线交替进行的方式,最后按雨水流动的方向进行,这样才能达到减少车漆表面产生同心圆状光环的效果。
2. 机油过多:当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不足时,轴承与轴颈等摩擦会因机油的量少而润滑不良,加剧磨损程度,甚至引发烧瓦轴事故。但是,如果机油太多,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会产生剧烈的搅动,不仅增加了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而且会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产生烧排机油故障。因此,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应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
3. 螺栓过紧:螺栓过紧永久变形,汽车上用螺栓、螺母连接的紧固件很多,应保证其有足够的预紧力,但也不能拧得过紧。若拧得过紧,一方面会使连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另一方面会使螺栓产生拉伸永久变形,预紧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断现象。
4. 新蓄电池不充电:新蓄电池不充电缩短寿命,蓄电池的首次充电称为初次充电,初次充电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若不充电即加“水”直接使用,蓄电池的容量不高,寿命将缩短;若直接充电,也会缩短其寿命。通常蓄电池的初次充电是在加注完电解液后,用小电流充电大约1小时左右即可安装使用。
由此可见保养得雷区可真不少,小凹给你的养车支个招。小凹给出的保养小建议是:在车子在长期使用之前就应该科学合理地确定我们汽车的各种保养的间隔里程了,这样既能保持汽车的良好状态,又能有效节约汽车的保养维修成本。平时开车时,各位车主们也要注意不要加速过快,爱护好自己的车,减少机械的磨损,从而降低保养成本。即使我们严格遵循这样一种高性价比的保养方式,每年的养车费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固定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