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豪车其实就值30万 中美汽车差价为何如此巨大?

来源:综合报道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实行高关税了?保护名族汽车工业吗?

    高关税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保护国内汽车工业。既然综合税率这么高,进口汽车价格这么高,国内自主品牌的日子应该悠哉悠哉了?据报道,7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与上月相比,日系车市场占有率超过自主品牌,重回第一的位置。

    自主品牌的市场形势可以形容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说每当汽车市场由“热”转“冷”调整之时,自主品牌均是首当其冲。

    2009年,美国宣布对中国轮胎开征“特保关税”,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一篇《高关税损害的是谁的利益》的文章,里面说道:“某国若要对进口品征高关税,据我观察,能说出口的理由无非有二:一是反倾销;二是要保护本国的产业。表面看,这两条似乎有理,让人无从反对。然而想 深一层,其实都似是而非。所谓“倾销”,是说一国产品卖到国外的价格低于国内价格。这怎么可能呢?既然国内可以卖高价,谁会舍近求远低价卖到国外去?”

    “当然有人会说,进口品价格低势必挤占国内市场,会冲击本国产业。这样说不算错。可我要问的是,高关税到底保护的是什么产业?若自己竞争不过就寻求保护,那岂不是在保护落后?很多人以为,高关税能保护本国产业,有百利而无一害,若那样想就 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对进口品征高关税,受益的只是少数企业,而损害的则是国内消费者。不是吗?以纺织品为例,若一国提高纺织品关税,进口当然减少,但由 此消费者的花费会更多。说到底,这是让消费者(多数人)为生产商(少数人)买单。你信不信,若让消费者投票公决,赞成高关税的绝对不会多。奇怪的是,政府作为公众利益代表,理应维护多数人利益,可奥巴马为何要为保护少数人而大打出手呢?”

    近年来业界非常推崇品牌溢价,实际上这个溢价在国外并不明显,主要是多数品牌都是身经百战,历史辉煌,技术上棋逢对手,产品上将遇良才,品牌上彼此身价差不了太多,只是顶级品牌、豪华跑车能靠手工打造多赢几个钱。从几个中级车看,在美国的售价和在中国的售价换算下来差不多。

    在中国的品牌溢价就差距非常明显,以所谓的B级车为例,价格可以差上一倍多,自主品牌还是难以把合资品牌价格拉下来,有的自主品牌的中级车实际上使用的配套产品同合资品牌是一样的,仍然在价格上要差一大截,这不是说品牌溢价就会那么大,而是高关税造成的价格壁垒。

    以雅阁为例,上个世纪末国产雅阁投产,其定价策略是比进口价低几万元。要想到国内生产的雅阁已经绕过了关税壁垒,综合税率只有26%,至少少了25%,但是仍然比照进口车价格定价,这种策略实际上就是利用了高关税保护带来的高价格形势,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溢价,实际上是国产与进口扣除关税以后的差价。

    目前,多数汽车跨国公司都在国内设厂生产,他们在国内的产品也受到高关税的保护,而且跨国公司已经把进口和国内生产调配开来,互不干扰,所以无论进口还是国内生产都忙得不亦乐乎,点钱点得手发酸。近年上半年进口汽车47.2万辆,同比增长21%,远高于国内市场增速。预计全年汽车进口将接近100万辆,创造历史新高。这也说明高关税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近年上半年汽车整车进口金额200亿元,国家税收也差不多是200亿元,这是真正的好处所在。(本文部分来源:福布斯中文网、贾新光博客)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