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强制报废新规有望年底前出台

来源:工人日报

    商务部公布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征求意见结束。新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有望年底前出台。

    专家表示,新规将对我国汽车报废行业起到指导作用。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攀升,汽车报废回收行业一些问题逐渐凸显。新规能否推动汽车报废行业驶入“健康车道”,成为回收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对的课题。

    新规将出台

    今年9月,商务部公布了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征求意见稿),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汽车报废是我国进入汽车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根据汽车发达国家经验,科学有效的报废标准体系,对于推动汽车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国当前的汽车报废法规是1997年出台的汽车报废标准。实施过程中,经公安交管部门在车辆报废年限等方面进行调整、修补,最后形成了一套可行性较强的汽车报废标准体系。

    2000年以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攀升,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8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随着汽车数量增多,达到报废年限的汽车增加,其中一些条款已不适合新的发展形势。

    据了解,新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各种类型的机动车报废进行了说明。业内人士表示,与以往报废标准相比,报废新规在机动车报废时间、年检等方面,做出了更人性化改进。

    报废车去了哪?

    汽车报废率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成熟汽车社会的一个标志。欧美日等国每年汽车注销登记报废率在6%至8%。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产销大国,但报废量不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会长刘坚民说,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近9000万辆,但根据公安部的数据,报废注销量为364万辆。

    本该报废的汽车哪里去了?记者采访了解到,大概有40%的报废汽车进入正规拆解渠道,30%被私拆滥解,另外30%依然在道路上行驶。

    在道路上继续行驶的报废车危害最大。

    一汽冠通汽车回收拆解公司经理赵猛说,与上海、北京这些城市具有车辆牌照管理限制措施相比,中小城市缺乏有效制约手段。赵猛的拆车厂设计能力每年可拆解8000辆报废车,但去年实际仅有260多辆,今年停止了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回收量更少。

    国内报废汽车私拆滥解已是行业里公开秘密,形成了不少地下拆解市场,专门从事报废车辆收购、拆解、拼装、销售。记者采访了解到,报废汽车流入“黑市”后,一般会被“大卸八块”。尽管国家法规规定报废车辆拆解必须将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等五大总成破损,以防再次利用影响安全,但实际上流入黑市的报废车并不按规定拆解,车况尚可的报废车会翻新出售,无法再开的车辆也会被肢解后取出可用零部件,再重新拼装成“新车”。

    极具危害的是,报废车或报废零部件流入市场,会对交通道路安全造成威胁。已报废的整车或零部件,可靠性没保障,一旦再次流入交通市场,事故隐患极大。拼装车更是“马路杀手”。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