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汽坎坷的发展之路
和一汽一样,因为当时国内用车需求使然,二汽在建成之初的首要目标就是卡车。但由于人才的缺失,不得不从一汽、北汽等大厂调集研发人员进行研发工作。
二汽建成后采购回美国道奇、万国两个品牌的卡车车型,用以开发自己的卡车。后来二汽第一款载重两吨的卡车20Y(代号)就是由万国S-162开发而来。
这里有个小插曲,由于当时的国家物资匮乏生产条件落后,大部分的原型车都在简易的工棚里建造而成。
二汽20Y还未正式投产之时,出于当时的战备升级考虑,高层要求将这台车的载重提升至2.5吨。于是通过借鉴一汽解放卡车的技术参数,将二汽25Y卡车打造出来。
经过了几轮测试后,二汽将25Y命名为EQ240。1970年EQ240还被送往武汉参加建国21周年的纪念游行,但为了防止车辆出问题,二汽还安排了工人在场内随时待命。
1975年,经过了多年不断改进研发,二汽EQ240正式投产,这也是二汽自1969年建成以来的第一辆量产车型。并于后期将EQ240定名为东风,这也是二汽与东风缘分的开始。
在战争时东风EQ240表现极其优异,二汽的总装线也经过几年的发展拥有了每年5000辆的生产能力。但也因为战争的结束,EQ240的毛病凸显,虽然有了较好的生产能力,但二汽的利润却每况愈下。
因为亏损严重,一汽慷慨的将自己的CA140转让至二汽助其渡过难关,于是二汽接手CA140并改名其为EQ140。正是因为EQ140,二汽扭转了自己的颓势。
改革开放后,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二汽与其他七家企业联合成立“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这也是以后二汽正式更名“东风”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