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饰:还是翻版帕萨特,做工精致度、选材用料提高快
新朗逸提供米色和黑色两种内饰搭配风格,深色黑内饰明显偏向于运动激情一些;而实拍车型米色内饰在仿桃木面板点缀下,弥漫着家居温馨氛围,视觉上更有开扬感。
老朗逸内饰是被人数落和诟病最集中的地方,做工不够精致、用料低廉等等,较同级一汽大众速腾也是逊色很多,好在圆润家居的车厢氛围和高性价比优势以及大众的品牌影响力抵消了这一不足。而新朗逸则完全弥补了朗逸的“欠缺”,不仅外观像小号帕萨特,内饰也如出一辙,整个用料和设计可以说有大幅提高。
空间:不输同级A+级对手
国内消费者对空间和乘坐一直有较高追求,新朗逸是否能从容应对呢?官方公布新车尺寸为4608*1765*1465mm,轴距依然是2610mm,在同级不算出色,而我们实际体验下来与众多号称A+级车2700mm轴距新车相比新朗逸也未必见得有多大劣势,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番。
坐垫回归大众家族近来的格调,与早几日我们实拍的进口新甲壳虫雷同,横条式真皮坐垫包裹性和侧面支力度良好,乘坐感没日系轩逸那么给你舒适如沙发般的感觉,属于那种硬中带柔的却不乏质感的典型欧系车风格。
我们同事重点体验新朗逸的后排乘坐空间,1.72m的正常身材的成年人头部空间约有一拳,而膝盖距后排座椅有将近两拳的富余,表现优于同尺寸车型,后排三人乘坐依然能宽松自如。不免有好奇之心了,2610mm的轴距能营造出两圈腿部空间实在有点不可思议,编辑观察到其实是源于对前排座椅的靠背进行“减肥削薄”,无形中为后排乘坐腾出了更多空间。
新朗逸的后排作为普通家用轿车完全可以轻松胜任,但有两点编辑觉着还有提高改进的空间,一是,后排坐垫的长度一如老款偏短小,中短途乘坐没问题,长时间乘坐对大腿的支撑的不足则会使旅途更为疲惫。二是,全系后排无空调出风口,亟待改进。
车内储物空间方面非常周到,前后排中央扶手带和门板储物格均带有杯架,而且前排扶手箱的纵深度出色,内置AUX+USB接口,实用性考虑的颇为周到。实拍顶配车型带有无钥匙感应,后尾箱的开启轻松方便,箱内保持了大众一贯的工整规正好用,得益于后排座椅可四六放到,放到之后几乎与尾箱成铺平状态,放置大件长条物品俨然无任何压力。这里要提出来的是,尾箱盖和发动机引擎盖一样统统无隔音棉,当然对整个车内的NVH有多大影响我们难以衡量,但毕竟就几十块的成本,有点抠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