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将是自动驾驶元年 竞逐智能汽车标准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自动驾驶大量是要云计算的,要靠网络来进行。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将来自动驾驶的产品是以车为主,车为主要的角色,计算的功能在车上还是在云端 上?”冯飞认为,“如果我们要保安全的底线,恐怕大量的智能计算功能以车为主”。以车为基础的计算功能,再加上联网和云计算作为辅助,这样才能实现起 来,这是这个产业的一个规律。

    对此,冯飞认为,对自动驾驶汽车而言,互联和开放非常重要,最核心的是要做足大数据库。那么如何收集这些数据,并将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才 能变成知识,然后再建模、计算,变成智慧的控制?站在政府的角度,冯飞希望能够把不同行业的企业以一种有效的组织化方式连接在一起,以一个联盟的形式,把 各个行业的一些优势资源共同组织起来。“在这个前提下,我想政府要做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这个最重要的平台是通信协议平台,全球都 在搞。比如有谷歌基于安卓的,苹果是基于IOS的,中国1.6亿的汽车保有量,我们是基于什么样的平台和协议呢?这是非常重要的。”

    互联网对阵传统车企

    目前,不仅全球较大的汽车企业都开始进军智能汽车,互联网公司也不甘落后。这其中包括试图以iOS系统颠覆汽车业的苹果,也包括谷歌和中国的乐视网等。

    谷歌是互联网企业中发展较早的企业。无人驾驶技术也是谷歌公司的GoogleX实验室研发中的全自动驾驶汽车,它不需要驾驶者就能启动、行驶以及停止。目前正在测试,测试距离已超过48万公里。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谷歌一直寻求与汽车企业的合作,特别是丰田和奥迪,由其主导进行无人驾驶车辆的生产和推广。但汽车企业更愿意将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乐视EUI研发高级副总裁、乐视车联网CTO饶宏指出,“现在汽车产品都没有大脑”,而乐视要做的正是制造“大脑”。他说,车是为人服务的,终极目 标是为了提升人的体验。传统车厂在驾驶操控方面的体验可能已经做到一定阶段了,再往上提高5%可能都很费劲。简单来说,“车上那块车机(IVI系统),如 果从乔布斯的话来说就是死一样的体验,没有人在用这个,在车上大部分人还是用手机”。

    目前,消费者一般要为车上IVI系统,也就是汽车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多付一万元左右的成本。但饶宏表示,这块屏的操控流畅度和功能体验要至少比手机、平板电脑相比差距5年。

    不过,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总监及中国区汽车电子业务负责人徐辉表示,不应该拿车载IVI系统与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直接对比。原因是“你 用的手机永远可以接受死机,但是你的车在高速路上不能死机”。他表示,汽车对所应用的各类电子产品都需要一个验证的过程,面对消费电子产品的冲击,传统汽 车产业的确在平衡研发周期与安全性的问题,但不代表传统汽车企业不知道怎样才能满足消费者的体验,只是大家还有很多要去磨合的过程。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