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尹同跃此前为奇瑞规划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为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品牌”。无论是陈安宁抑或奇瑞整体高管团队都十分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奇瑞前期的战略转型开始奏效,但远未到击掌言欢的阶段。
转型路径
相比其他自主品牌车企,奇瑞在高端化路径方面的尝试更早更多,正因如此,奇瑞从设立独立的高端车型品牌,到如今回归正向研发和高端体系的基础构建,这个路径的转换更受业界关注。
实际上,在过去的十年发展中,奇瑞比较快地完成了从首款产品上市到累积销售百万辆车的跨越,销量规模被迅速做大。早在2009年,奇瑞就率先发布多品牌战略,在奇瑞品牌之外,推出了矛头直指中高端市场的瑞麒轿车品牌。
奇瑞此举也被外界解读为奇瑞第一阶段“走高端”战略的路径之一。不过,这一高端品牌的后期运作并不成功。
时下,尹同跃再度回顾当时第一阶段的高端化发展时,其也认为,第一阶段高端化的初衷,是因为彼时奇瑞的规模已经做大,但品牌建设、产品升级、产品质量却是短 板。“我们当时感觉到一种风险了,即使跌出销量前十,奇瑞下决心也要革自己的命,进行战略转型。”尹同跃称,奇瑞转型的出路就是做品牌,打好基础体系。
2010年5月,从转型战略发布开始,奇瑞高层便持续召开了三天会议,商讨奇瑞的持续发展问题,并确定未来的奇瑞要强调抓产品质量。而至2011年4月份,奇瑞最终决定裁撤瑞麒品牌。
有分析人士认为,奇瑞在第一阶段做高端品牌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时机出了问题。奇瑞的步子迈得太大、太快,以奇瑞当时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对中高端品牌的运作还未能形成有效的体系能力。
在“回归一个奇瑞”战略逐步实施后,从2013年起,奇瑞新的产品系列艾瑞泽、瑞虎等车型先后上市,2014年中又推出新瑞虎3,至今年4月份推出的艾瑞泽 M7,奇瑞的产品布局逐步完善。自2013年以来,奇瑞的单车平均售价一直在上升。至2014年,奇瑞的平均单车售价已经从2013年的5.4万元提升到 8.2万元。
在奇瑞汽车常务副总经理陈安宁看来,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个转型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涵盖车型、研发、生产、营销和品牌等各个环节 的体系竞争力。“从总体上看,今年奇瑞仍将以三个坚持(坚持一个品牌、坚持正向体系、坚持技术奇瑞)和三个加速(加速产品策略转化、加速体系成果转化、加 速国际化)为方向,着力打造艾瑞泽和瑞虎两大产品群。”陈安宁表示。
进阶压力较大
“至少在现阶段,奇瑞并没有类似的高端车型的概念。奇瑞这一轮变革,实际上是一个体系高端化的路径,而非第一阶段纯粹的车型高端化模式。对比而言,我们认为体系竞争力的提升,比单纯做高端车型更重要。”奇瑞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按照奇瑞的规划,体系的高端化将围绕着产品、技术、营销、制造等多方面。据悉,今后5年时间内,奇瑞将陆续推出10款全新车型产品,主要围绕着艾瑞泽产品系 列。同时,奇瑞在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自动挡车型比例方面还有一系列规划。同时,在2014年营销体系变革的基础上,奇瑞营销团队将围绕提升客户体验、再造 营销体系,形成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力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