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就向工信部、商务部递交了《关于汽车流通环节经销商库存高企、引发大面积亏损的报告》,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3.4%,这是该指数连续第10个月处于警戒线以上。
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副总裁梅松林认为,面对微增长,车企首先会增加经销商库存,当经销商的库存达到承受极限时,必然就会采取相应的营销措 施。上半年汽车市场出现的“官降潮”就是车企应对市场低迷、库存高企的手段。今年4月,上海大众率先开启官方降价序幕,一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 东风标致等主流合资车企纷纷加入;8月,北京现代开启了8年来的首次官方降价,对旗下ix35和全新胜达两款SUV车型官方指导价下调最高达3万元;这期 间,上汽、长城、江淮等自主品牌车企也纷纷宣布降价,并涉及热销车型。
不过,从市场表现来看,车企的“官降”并没有对销量起到很大的刺激作用,经销商库存一直居高不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7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仍处于 警戒线以上,已比上月大幅下降了11.2个百分点。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7月汽车厂家批发量为120.6万辆,低于124.1万辆的终端销量。崔东树表 示,这种情况在之前是不会出现的。令人欣慰的是,由于经销商面临经营困难,厂家为维护销售渠道稳定,开始通过大幅下调经销商配车来助其消化库存。
车企要做好过冬准备
中汽协会的统计显示,7月中国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表现成为低迷车市中的亮点。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主要得益于SUV车型的支撑,而新能源汽车的爆 发增长与政策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值得注意的是,曾经与SUV车型共同拉动车市增长的MPV车型,7月出现销量下滑,同比、环比分别下降5.3%和 10.7%。“细分市场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是今年下半年车市所面临的问题”,崔东树表示,2013年的A级SUV暴增和A0级MPV增长是车市增量重大推 动,2014年的A0 级SUV成为四季度的重要增量。他认为,近期车市细分市场新增量点仍不突出。
库存高企、价格战升级、车企减产,中国汽车市场表现持续疲软,对车企来说,冬天可能刚刚开始。在泰博英思(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汽车行业总监孙木子看 来,今年的车市走势将持续悲观,他认为目前驱动汽车增长的增量因素不明显,经济增长乏力以及股市震荡,这些都难以让中国车市在下半年有所起色,预计今年一 季将比一季的情况差,第四季的情况或将最糟。
崔东树则预计,春节前车市将有所回暖,不过,从IMF、亚行等预测的明年经济前景看都不是很乐观,有持续下行的压力,因此明年车市依旧有较大压力。他认为车企应该“做好1年以上的过冬准备”。
车市增速放缓,给车企带来的将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崔东树表示,车企需要挖掘低增长下的结构性市场机会,稳健经营,减少扩张冲动;探索电商与4S体系的融 合,创造更好的新业态,确保经销商盈利。同时,帮助经销商降低库存,随时调整商务政策,维持稳定的经销商渠道也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