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愈发严峻的汽车市场,默默减产成为诸多车企不约而同的选择。面对比预期更低的增速以及居高不下的库存,车企需要挖掘低增长下的结构性市场机 会,稳健经营,减少扩张冲动;探索电商与4S体系的融合,创造更好的新业态,确保经销商盈利。同时,帮助经销商降低库存,随时调整商务政策,维持稳定的经 销商渠道也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5月,我国汽车市场开始出现产销量同比、环比双降的局面,目前这一局面已经持续了3个月;乘用车的产销量增速也大幅下滑,从6月开始出现同比、环比双 降,且降幅不断扩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会)发布的数据,7月乘用车产销量环比分别下降18%和16.1%,同比降幅为11.6%和 6.6%。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急转直下,中汽协会也在上月将2015年汽车销量增速预期下调至3%。
市场突如其来的下滑,是汽车企业始料未及的。年初定下的销量目标,已经部分转化为企业和经销商居高不下的库存;车企掀起的一轮轮或真或假的“官降”潮,也没有给销量带来多大起色。当压库和价格战都不能拯救市场的时候,默默减产成了车企不约而同的选择。
比往年更长的“高温假”
近日,各个车企的高温假频频被媒体报道。按往年规律,7、8月份温度较高,车企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给员工放“高温假”,调低产量,进行夏季设备检修。原本无可厚非的假期之所以今年被广泛关注,是因为它比往年普遍有所加长。
据悉,一汽-大众成都工厂在放了13天的厂庆假后,紧接着由于生产线改造,又于7月25日到8月8日放了15天高温假,前后假期加起来快一个月。上海通用 的武汉基地在6、7月采用“做3休4”和“做4休3”的方式进行放假,而其沈阳北盛工厂和烟台东岳工厂也采取了类似情况放假,其中沈阳北盛基地7月的生产 日仅有12天。长安福特重庆生产基地也在7月25日到8月8日之间进行设备检修,放假时间长达15天。神龙公司、东风本田等企业的高温假也有所增加。
显然,车企正在对产能进行调整。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7月广义乘用车产量较上月下降17.8%,较上年同期下调13%。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这是往年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日前,有德国媒体报道称大众集团将减少在其中国工厂的工作日,主力车型可能减产。随后大众集团官方表示,在华开工天数的确会下降,那是因为随着新工厂的投 产缓解了现有工厂的压力,工作日只不过是从现在的300天/年下降到270天的正常水平。不过,从近来各企业的表现来看,减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汽-大 众、上汽通用等车企的7月产能都比原计划有较大降低,其中一汽-大众7月减产超过3万辆,减产幅度接近30%;上汽通用北盛基地减产近万辆,减产幅度接近 40%。北京现代也被报道已对生产计划作出调整,预计减产在10%以上。而此前,福特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礼祥曾表示,福特的确采取了减少产能的做法,以减轻经销商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