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上万元的降价,汽车价格到底有多少利润空间?中国车市近几个月接连不断的价格战,一方面给中国消费者带来惊喜,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更加笃信汽车产业太过暴利。
这种观点显然只对了一半,任何产品都有成本底线,资金密集型的汽车业更是如此。事实上,这场价格战不仅仅撕掉了汽车暴利的外衣,也撕开了车企背后新一轮成本战的战况。
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由竞争加剧带来的价格体系的下滑,多家全球汽车企业巨头早已启动了新的成本战略,而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汽车价格多米诺骨牌的倒塌,大大提升了这一战略推进的紧迫性。
日前,天津一汽丰田传出消息,一汽丰田决定在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生产线,该生产线将采用“丰田新全球 架构”(ToyotaNewGlobalArchitecture,简称“TNGA”)造车。TNGA是丰田汽车今年3月发布的旨在提高新车开发效能的全 新平台,也是未来丰田新车的蓝本。“至少能够降低20%的成本”成为该平台最大的杀伤力。
在缩减成本的路上展开竞争的不仅仅是以丰田为首的日系车。从研发到渠道,奔驰的成本削减战略已经帮助其母公司 戴姆勒在今年上半年的利润率达到10%,超过了竞争对手奥迪和宝马。在中国,北京奔驰同样成为豪车逆势增长的代表。而上半年在华业绩不佳的大众也表示将更 加重视中国业务的成本控制。
与此同时,整车厂的成本压力毫不意外的传导至零部件供应商。加大本土化力度与业务转型都成为零部件巨头在华布局的新特点。
“价格战的背后必然是成本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表示,要想赢得这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价格战,除了不遗余力的控制成本、提升品质,以及最大程度的尊重消费者及其需求外,别无他途。
巨头的成本战
“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因为中国是任何汽车巨头都输不起的市场”,谈到目前仍在加剧的降价潮,付于武称,在涉及品牌之多、影响范围之广上,这都是中国车市多年未见的全面价格战。也正因为此,成本控制以及更高的产品性价比,成为对车企最主要的挑战。
“新生产线的最大特点就是生产流程更加优化,通过零部件的通用提升生产效率”,对于近期宣布的新工厂,天津一 汽丰田的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新生产线采用的“丰田新全球架构”平台具有模块化特点,通过提高零部件和动力总成部件的共享程度,丰田可以削减所需资 源成本20%甚至更高比例,并能够缩短生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