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北京东南五环的广汽三菱4S店停业,并整体转售给汽车后市场O2O创业公司博湃养车,后者将该店近7000平方米的维修车间改装成钣喷车间,展厅改造成培训中心,开始进一步侵蚀4S店核心业务。
二手车创业公司优车诚品在北京、天津各收购了一个4S店,将其改造成二手车综合展厅,8月20日北京店开业,10月份天津店开业。公司创始人、CEO丛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各地转售的4S店非常多,价格不高,方便公司的扩张。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市场上出现的4S店关闭潮意味着汽车4S店现有商业模式面临终结。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由一个卖方市场转为了买方市场,但销售模式却并未跟得上,中国汽车市场上缺乏好的汽车金融产品,特别是融资租赁产品。
年底或将出现倒闭潮
本报记者曾经报道了位于深圳的一家汽车电子用品企业正在清理此前交付给4S店的保证金,之所以有此动作的原因是,该公司判断到今年12月会出现4S店的倒闭潮。该公司负责人爆料,他们已经做好了从4S店撤出的准备。
据悉,此前4S店处于强势地位,它们的产品要进入4S店进行销售,需要向4S店单方面缴纳保证金,规模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如进入庞大集团旗下的4S店需要缴100万元。“4S店的理由是担心产品质量问题,但这已经演变成4S店向售后精品供应商要钱的一种方式。”
记者连续走访了深圳、广州、上海、北京、青岛等地的4S店,走访发现,各地已相继出现了4S店关门现象,而这些被关4S店所代理的品牌本身就多为弱势品牌。目前不仅海马、夏利、森雅等品牌4S店数量压缩,合资品牌东南三菱、广汽三菱等品牌也出现了退网现象。像包括庞大集团在内的实力经销商也有数家4S店关门歇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经销商经营压力普遍增大,经销商亏损面较2013年有所增加,经销商对盈利状况满意的仅占20%。
迫于经销商的生存现状,汽车企业采取了各种类型的补贴措施,截至目前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都加大了对经销商的补贴,从4月份开始,各大主流车企纷纷调低了官方指导价,部分企业从第二季度开始主动调低全年销售目标,控制市场库存,调低产量。2015年4月,上海大众率先在国内采取了全系车型8000~10000元的降价,这对年销量超过170万辆的企业来讲,一年的利润就将直接减少120亿元。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上汽、东风、长安、一汽、北汽、广汽、长城、华晨、江淮和吉利是中国销量依次排名前十的汽车集团。与上年同期(1~7月份)相比,上汽、东风、一汽和北汽均出现了销量下滑,其中上半年销量上升较快的长安集团也在7月份出现了超过20%的下滑。
上述五大集团销量占全国总销量的70%以上,几乎集合了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上最畅销的几个汽车企业: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长安福特、长安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