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交强险谁会掰得过谁?消费者受益大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延伸阅读

  消费者受益最大

  很多车主之前都有反映,虽然电话买车险可以省15%,但是很多新车车主只能通过“新车中心”投保而无法享受优惠。目前,950元交强险最大承保金额只有12万元,而800多元就能购买到50万元的商业三者险、不计免赔以及司机、乘客座位险等。两者巨大的价格差距让大部分车主对交强险年年亏损的信息心生疑惑。在保费制定、赔率计算等问题上,我国交强险都存在诸多问题,这最终造成了汽车保险市场的混乱状况。“在我身边,大多数朋友购车几年都只是小蹭小刮,没有人出过交强险,为何交强险每年的赔付率会如此高?”很多消费者对于赔率无法接受,尽管交强险披上了“不盈利”的外衣,但消费者对此可信度并不高。

  也有消费者认为,保险公司内部可能将赔付成本进行了转移。“商业险一般是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风险评估的,而乘用车的交强险只有一个标准。”专家建议交强险更多要考虑到不同车型、不同区域、不同使用环境的差异性,应该对交强险的费率标准进一步细化。
 

  交强险市场的敞开,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业内人士表示,外资公司的参与能够更好地调动车险市场的竞争。开放允许外资进入,有了竞争,让车主们有了选择的空间,现在一些车险潜规则也会慢慢被打破。消费者能够不受交强险的限制而随意地选择保险公司,这就刺激了原来那些基本垄断了车险产品的公司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可靠的服务。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