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说纷纭之际,丰田的举措不仅停留在已有的思路上,还落实在行动上。对此,丰田章男在奠基仪式上承诺,“丰田决定将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开发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车辆,并力争在2015年左右实现在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的生产和销售。”
这就是说,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争论最终都将以市场见分晓,而且能让消费者买得起,用得起,还要便利和放心。这对丰田来说,是在华战略中的关键一搏。对此,丰田章男用汉语说:“中国最重要”。按照这样的时间表,未来混合动力在中国的普及将不会纸上谈兵,而且期待并不遥远。丰田章男说,“我相信,通过此项举措能够切实地推动混合动力技术(HEV)在中国的普及。同时,如果能够走好这一步,混合动力的核心技术及其生产技术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话,不仅是与它相通的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电动车(EV)的普及也将迎来飞跃式的发展。”
是的,这是与时间赛跑的竞争。丰田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当石油危机来临之际,丰田就开始潜心研究节能汽车,包括油电混合动力车,长达30余年。十余年前,当第一代普利斯问世时,笔者就在日本试驾过,对于它的市场化前景还有过担忧。如今已经升级到第三代,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成熟的混合动力车型,销售超过300万辆,在中国也累计销售了5000辆(包括凯美瑞混合动力在内)。在日本开始普及,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始批量销售,甚至被用于出租车使用,其可靠性和经济性已经开始得到证实。
不像外界所评论的那样,丰田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并非不作为。针对各种新能源技术和各自的特点,丰田也在尝试,采取的是“全方位”技术路线。在中国也将会基于这种路线全面推进战略性的新能源车型的研发。
实践表明,油电混合动力,或外插电混合动力,可以消除消费者顾虑,“不用担心电池残量不够而影响后续里程的问题”,“实现最少量的电池搭载而且可以降低成本”等。“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时占全球汽车比例应该是5%左右,剩下95%,或者是传统汽车,或者是混合动力车。” 内山田竹志的预测坚信了混合动力市场化的前景并非暗淡。在回答媒体提出混合动力的电池寿命究竟有多长时,他给出的答案是,一般与车辆的使用周期同等。他说,普利斯混合动力车行驶里程有的已经达到50万公里,并没出现异常。这就证明这项技术的成熟和可靠。
对于丰田中国研发中心项目的落地,有关方面给出了三句话,“不容易”、“好好干”、“有希望”。这就提示了业界,丰田在混合动力上的发力,也就意味着汽车业重新洗牌的竞争拉开了新的战幕,这里不仅涉及到技术的竞争,还有技术路线的比较,战略定位的选择,重要的是看市场的定位和接受度。
“降低成本,解决使用的便利和可靠性。”丰田中国研发中心的重要任务就是将这项工作国产化,更适合当地化的需求。正如丰田章男在会见中国记者时所说,我们一定会打造出令中国消费者满意的汽车产品,这也正是我要向中国所有用户做出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