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车惯走"中庸道" 市场呼唤"凯迪拉克"

来源:腾讯汽车


    子曾经曰过: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境界。

    但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却被误读为:中立、平庸。这一肤浅的解读不但误导了芸芸众生,也同样误导了豪华车市场。

    被误读的中庸,被耽误的豪华车市场

    近两年的豪华车市“中庸”当道,以德系老牌豪华车为代表的“官车”帮牢牢把握豪华车的国内市场份额,奥迪的“官威”、宝马的“为富”更是深入人心。这不禁让笔者对这两大品牌感到遗憾,本以严谨、务实、追求尖端工业美学而著称的德国品牌为何在中国却表现得浮躁而肤浅。真的是南橘北枳吗?

    在笔者看来,车还是那辆车,关键是卖车理念不同了。

    买奥迪与“敷衍趋势”心理

    以奥迪为例,奥迪在德国本并非属于顶级豪华品牌,定位更侧重中高档私家车,在欧美的市场环境下,奥迪作为追赶者的身份,不断推出新技术、更换新外型来赢得市场的认同。从主力车型上可以看出,国外A4销量明显领军,而国内A6则更胜一筹。

    差在哪里?忽悠的方式不一样了:

    国内卖奥迪,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政治生命,这是中庸之道下的潜规则。

    官员开奥迪,许多和官员有利益关系的人买车也买奥迪。更何况奥迪外型够中庸、够低调,就算不是当官的,开着A6L路人也会当自己是个官,从而对自己恭敬三分。有句戏言:宁撞奔驰一辆车,莫挂奥迪一道疤。

    奥迪中国销售总经理曾经表示,买奥迪A6的一半是官方消费,另一半私家消费也是受这部分官方消费的影响。

    宝马因为中庸丢了黄金比例

    宝马作为国内豪华车市上的另一个代表品牌,同样被“中庸之道”所误。凭借良好的操控在国际上赢得“驾驶者之车”美誉的宝马,为了迎合大气、中庸、加长的中国消费者情结,将好端端的一个5系改得面目全非。

    宝马动感的前脸线条在5系上演绎得沉稳却平庸;为了满足对3米轴距的追求,5系牺牲了完美的侧面腰线,使得这个车显得臃肿而不具动感,从此黄金比例不再;加长的车体造成整车重量增加,油耗相应上升,加速灵敏性下降;长轴距造成操控性的下降,反应速度减慢,“开宝马”几乎名存实亡。

    中庸道走到底了没有?

    “中庸”的误读让豪华商务车市场看上去死水一潭,缺乏激情和科技感。这豪华车市场的“中庸之道”是否就“一手遮天”了吗?

    乐观的人,永远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在红海与蓝海的市场抉择中,更多品牌在坚守红海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寻找蓝海里的第一口水。从08年即将进口中国的各款豪车名录中,我们或许能管中窥豹。
 
    首先,豪华车市场中高端个性SUV车型纷纷挤入豪门。近日,雷克萨斯取代LX470车型的LX570网络宣传铺天盖地,这样一款庞大的SUV诉求的却是“日本式和风”,宛若一个相扑选手坐在那安静地微笑。而来自美国的JEEP牧马人,让人领略到了策马边疆的气势,从其中文名“牧马人”便能读到一番味道。另外,作为第一款强调crossover概念的高端豪华SUV——凯迪拉克SRX带给人的是上层跨界生活理念。

    其次,豪华车市场小车更趋多元。对于部分追新求变的人来说,Min、甲壳虫已经由点审美疲劳了。幸好,沃尔沃C30颠覆性地强调“背后”的美学,宝马1系也将适时走进中国时尚男女的眼里。而克莱斯勒的小车PT漫步者虽然外形怪异,但却怪异得让部分人觉得有个性。

    第三,豪华车商务行政市场也不只是单一的中庸面孔了。在中级车市场强调中庸的日系车,在豪华车市场却突出了个性消费,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均以各自融合东西的风格,向中国的中产阶级走来。而一贯卓尔不群的凯迪拉克品牌旗舰车型SLS赛威,则演绎着“现代主义的豪华”,创造性地将西方ART DECO美学风范融入中国消费者的品位生活中,并用科技为这个中庸得过于平淡的市场,注入了些许激情。

    08年车市接连受挫于雪灾、股灾,传统豪华车品牌销售备受煎熬,谁能在第二季克服市场降价预期而力挽狂澜、提升销量?笔者相信更多的胜利应该属于那些不再沉默于“中庸之道”的品牌。

    市场呼唤“凯迪拉克”和“英非尼迪”们。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