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购车需理智价虚高车型导购

来源:auto18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汽车还作为一种奢侈品,捷达这样的热销车就像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现在汽车已经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面对市场上众多车型,如果不是对一款车型死心塌地非它不娶,手持钞票的你完全不必吊死在这种车价虚高的车型上,在这里笔者就从奥迪A4L、比亚迪G3、雷克萨斯ES240三款车型来分析点评,希望对你的购车有所不帮助。

  乘火打劫型——2010款奥迪A4L

  售价:29.10~57.81万

  从《奋斗》再到《我的青春谁做主》这两部励志的青春剧,奥迪A4的身影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里,经典的“大嘴”以及优异的操控性,奥迪A4俨然成了80后一代奋斗的目标,但现实中奥迪A4L并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拥,而在今年年中奥迪A4L公布2010款车型售价时,29.1万元的起售价更是让人心凉了一大半截。

  众所周知,在欧洲紧凑级豪华轿车中,奔驰、宝马的品牌价值比奥迪略高一筹,宝马3系、奔驰C级是奥迪A4L争锋相对的竞争对手。在这里我们先不说奥迪品牌究竟有多高档,按国外市场标准衡量,奥迪A4L 3.2L车型售价仅为4万多美元,约合人民币27万元,比国产奥迪A4L1.8T车型还要便宜。在国内市场进口大众R36和大众CC售价也不过是50万元出头,但奥迪2.0T运动版车型的售价却高达42万元,再加上奥迪超高的国产化率,相比竞争对手出1万多售价的奥迪A4L,价格无疑偏高。


  但从目前国内市场来看,奥迪A4L自上市以来就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市场份额摇摇领先于“双B”车型。而在中高级车市场的逐渐回暖的背景下,奥迪A4L的销量也从年初的700多辆迅速增长到4000辆以上,受到消费者如此追捧,奥迪怎么可能会傻到有钱不赚呢?

  拔高形象派——比亚迪G3

  售价:7.69-10.99万

  从去年开始自主品牌的不断发力、推陈出新是有目共睹的,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的生力军,在它刚跨进汽车行业时,谁也没有想到六年后的它会有如今的规模,旗下车型比亚迪F3,凭借超高性价比单月销量破3万辆,成为国内市场第一款单月销量超过3万辆的车型。但辉煌的销量背后掩盖不住单车利润低的事实,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并且跟随奇瑞、吉利战略转型和品牌升级脚步,比亚迪也适时的推出比亚迪G3,不过7.69-10.99万元的售价着实有点不靠谱。

  从目前市场价格来看,自主品牌紧凑型家轿车型的价格区间一般在6-9万元左右,比亚迪G3低配版车型起步价7.69万元的,相比竞争对手和悦、奇瑞A3高出5000-10000不等,但在配置方面安全气囊仅为选装,而全系标配的无钥匙启动和一键式点火功能,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实用性不大。而高配版车型售价接近11万元,我们不得不佩服比亚迪的勇气,目前不少合资品牌车型如悦动、凯越的最终售价已经下挫到10万区间内,此外,在国内自主品牌市场上,超过10万元界限的车型少之又少,最后结果不是被人渐渐遗忘,就是一再调整价格吸引眼球,最终多以悲剧收场。如果比亚迪不想G3成为悲剧车型,那么降价时必然的。


  接着我们再来看比亚迪G3自身实力,比亚迪将G3定位为一款高端精品中级家轿,虽然在外观内饰配置上相比比亚迪F3有所增加,同时售价上比亚迪G3也跨了一个台阶,但在技术方面,比亚迪G3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实质意义上的突破,仍然沿用比亚迪F3三菱4G15S发动机,底盘方面也没有任何改变,对于这种增配拉皮过于简单的做法,实在是无法让消费者接受这个价格。

  固步自封型——2010款雷克萨斯ES

  售价:39-65.1万元

  作为丰田的豪华品牌,雷克萨斯最早是为了改变丰田低劣的产品形象,而针对北美市场量身定制的“破冰产物”,但随着全球金融未必的爆发,大排量的雷克萨斯在美国市场逐渐失去竞争力。由于照搬在国外市场技术落后的大排量车型,雷克萨斯也逐渐遭到中国消费者的抛弃,其销量的大幅下滑与竞争对手的蒸蒸日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雷克萨斯在中国的失意,副总经理曾林堂将主要原因归结于去年10月份开始的大排量消费税政策调整影响,于是专门针对中国制定雷克萨斯最小排量车型ES240(虽然以进口方式,但不在其他国家销售),雷克萨斯ES240售价39万元,成为国内市场2.4L排量以下车型中售价最高的车型之一。钟情于雷克萨斯的消费者来说,如果因为雷克萨斯ES350的高售价让人望车兴叹,颇感无奈的话,不到40万的雷克萨斯ES240,对他们确实很有吸引力,从品牌来看,因为雷克萨斯品牌的溢价,40万元的售价也在人们的接受范围内,但请想清楚,潜伏在背后的是一款凯美瑞。

  雷克萨斯ES240的发动机系统为双顶置凸轮轴2.4升发动机,最大功率123Kw/6000rpm,峰值扭矩224Nm/4000rpm,与丰田凯美瑞价格完全一样。当然我们不否认在品牌、配置、部分零部件做工质量上的优势,但整车平台基本相同、内部应用的技术特点完全一致,两者价格却相差一倍,谁心里都会不平衡。

  总结:今天小编在这里列举的三款车型,也许不是消费者最热门的车型选择,也许车市中还有其他车型比其更甚,那么就当是抛砖引玉为大家提个醒,特别是购置税减至25%,不少经销商利用消费者年底搭载购置税优惠末班车的心理,减少车型优惠或是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加价提车等情况,消费者应货比三家,理性消费。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