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车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贵阳的交通拥堵问题,让市民出行通畅。但限车不是解决贵阳交通拥堵的根本途径,政府应该从长远角度去寻找解决拥堵的办法。” 在贵阳出台限车政策后,贵州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宋明表示,限车虽然可以缓解交通拥堵,但起不到治本作用。
北京限车治堵的失败成了这番话的最好注脚。尽管限车治堵政策已经实施超过半年,并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但京城交通状况依然没有根本好转。今年6月中下旬,北京市交通委发起的交通缓堵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2.77%的投票者认为治堵未见成效。腾讯汽车发起的微博调查也显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88.03%的受调查网友认为,汽车限购无法缓解交通拥堵,仅约1成网友认为限购对于治堵直接有效。更有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表示,北京上半年的治堵效果主要源于城区停车费涨价,而非汽车限购政策。
在采访中,多数人士一致认为,交通拥堵不能归咎于车多一个因素。在调研贵阳交通拥堵的原因时,国家发改委一位人士形象地描述道:“贵阳的静态交通问题严重,停车场、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许多市民把车违规停在路边,血管壁上全是脂肪,如同高血脂的病人。”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熊传林有着相同的见解。“交通拥堵既有交通管理和城市规划的原因,也有消费者用车习惯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车多。因此,政府不能简单地依赖限购限行这种单一措施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我国平均一辆车一年耗油超过两吨,发达国家不超过一吨,可见国内用车频次太高了。这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对汽车产生过度依赖,另一方面说明国内公共交通还不够方便,没能给消费者提供更佳的出行方案。因此,治堵的根本不在于限购,而在于公共交通和城市化发展的合理规划,提高百姓出行的效率和舒适度。”
对于解决交通拥堵,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给出的方子是,首先要建设更多的道路。路的建设快于车的生产,就不会出现拥堵,只要路的增长低于车的增长,肯定是堵的趋势。要想做到路的增长快于车的增长,就需要科学的规划能力、管理水平等。“汽车通过购置税、燃油税等方式为政府提供了税收,政府可以拿来修路,让车和路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在车和路的问题上不应遏制车的发展,而是要加快路的发展,这样既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同时又有利于汽车产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香港土地面积比北京小,人口密度比北京大,也没有长安街那么宽的路,但是香港不堵车。什么原因呢?因为它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加大地铁、公共交通。我觉得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上一定不能抑制汽车工业的发展,而是要想办法加快道路建设,加快立体交通、公共交通建设,同时加强交通管理水平,这是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再拿出一些限行、增加拥堵费之类的措施来缓解拥堵。”姚景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