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五措施支持 新能源汽车热度不减

来源:汽车周报

    政府如此卖力地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尤其将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主要路线,除了从能源安全、大气环保等宏观战略层面考虑之外,也意在推动我国汽车产 业和自主车企在传统汽车领域之外另辟蹊径地“弯道超车”。而得益于巨额补贴与不限行限购、车牌优惠等政策持续刺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除了在销量上实现了 连续几年倍增外,也助推一批本土汽车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增加,且在新能源领域具有了国际竞争力。

    以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头羊比亚迪为例,其日前披露的2015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显示,其2015年净利润为26.8亿~2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 长518.18%~557.39%。比亚迪净利暴增的基础无疑是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在旗下受市场热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秦”、 “唐”的带动下,去年比亚迪仅在上海销售新能源汽车就达到2.2万辆,继续主导插电式混合动力私家车市场;而K9、E6等公共交通领域的电动汽车产品订单 火爆,甚至远销巴西欧洲市场等地,使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收入快速大幅增加。

    与之相似,江淮、中通客车、北汽、金龙等车企去年也通过旗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实现利润提升。比如江淮2015年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65% 左右,中通客车去年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1.6%~49.86%,金龙汽车的净利润则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0%到120%。

    进入2016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许多变化,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并展开联合清查骗补行动,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 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瘦身,1月新能源汽车产量环比大跌超过八成,补贴退坡机制开始落地、地方政府补贴政策还在酝酿中,三元锂电池客车暂停列入《新能源汽 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不少人因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变数”而产生了观望犹疑的心态。

    如今国务院确定了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五大措施,说明“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行业受国家政策支持的热度并没有减退。

    C 目标宏大 企业“十三五”雄心勃勃

    虽然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相较去年12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跳水,但国内主流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长期目标和对市场前景的看好并没有改变,而资本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热情也仍旧高涨。

    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三倍的北汽集团,今年年初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新能源“5615发展目标”,即年产销达到50万辆,年营业收入达到 600亿元,同时企业实现上市且市值达到1000亿元,并实施五大战略,包括品质增长、创新发展、服务转型、互联网 、开放合作。此外,北汽还将其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目标定为50万辆。

    江淮汽车则公布了“2025年淮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江淮总产销量的30%以上”的宏伟规划,并计划于2016年推出三款纯电动汽车和一款混合动力车型。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