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蓝海更成熟 今年市场规模或达400亿

来源:新京报

    新能源服务公司富电科技则计划在2016、2017两年时间里,投资112.5亿,进行超级充电站和目的地充电站的全球布局。富电科技董事长庞雷介绍,在中国本土市场,富电科技计划以北京、上海、西安三个城市为中心,带同京津冀、长三角、西部地区以及全国其他城市的充电设施建设,预计将在全国建设710个超级充电站,建成28800根充电桩,投资规模达到35.5亿。

    跨国公司蠢蠢欲动

    跨国企业显然也不会放弃这一巨大商机。2014年年初,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企业ABB集团与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未来6年内向其DENZA腾势电动汽车提供壁挂式家用直流快速充电机。ABB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尤荣表示,ABB当前正在真正进入中国,与腾势的合作是非常好的起点,ABB将充分实施“在中国、为中国”的本地化战略。据了解,2014年,ABB集团已将充电桩生产基地落户深圳;2015年,ABB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研发实验室在深圳正式组建,将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业务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在中国,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的需求将在缓慢启动后大幅提速。合适的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行业崛起的基础。”尤荣称。

    思考 商业和管理体系方面仍需成长

    目前较大依赖政策

    政策及市场环境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给予了充电桩行业更多乐观的期待。但是,在充电桩行业飞速发展、充电桩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问题也随之显现。“我不认为是春天来了,因为充电设施运营尚没有完善的商业模式。”聚电科技CEO贾雪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此表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中也指出,充电服务的成熟商业模式尚未形成。

    在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充电服务领域,商业模式探索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电动汽车数量少、设施利用率低、价格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充电服务企业普遍亏损。“这也是未来发展最大的隐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表示。并且,与新能源汽车的初期发展相似,充电桩发展初期对政策的依赖很大。目前,充电桩企业的投资与开发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地,这些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较大,保有量有保证,想要实现盈利问题不大。但“充电桩总体对政策和政府支持的依赖度较高,北上广深以外城市的推广还要看各地政策落地情况。”贾雪峰表示。

    无序竞争后“迟早整合”

    同时,充电基础设施标准规范体系及管理体系仍待完善。例如,目前充电新国标虽已对传导充电装置和系统、交直流电接口、通信协议都做了统一要求,但企业是否真正能够执行,也需要相关配套政策来约束。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用电技术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倪峰表示,要想新标准真正得到应用,国家需要出台类似强检政策,“实际上,目前相关政策还未将新标准引入,想要真正落实恐怕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