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大流”闯红灯 行人忍耐极限70秒到90秒

来源:法制晚报

  解读

  行人忍耐红灯限度 在70秒到90秒

  对此,李克平表示,根据其所带领的团队多年前的研究调查结果,人们在过街时,对于红灯亮起后等待时间的忍耐限度在70秒到90秒之间。

  2006年,他所带领的课题组在上海收集了3个交叉口和5个路口共1820个行人的过街案例。经过研究计算,课题组得出结论:在交通流量较大的主支相交路口,如果红灯时长超过100秒,行人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为70秒至90秒,超过此时间限值,行人过街基本处于不可控局面。

  李克平介绍说,当初在街头调查时,发现行人在红灯亮时,在70秒内闯红灯的人不多;在70秒到90秒之间,闯红灯的人群急剧增加;红灯时长如果超过90秒,闯红灯的人群更多。

  对于本报记者街头调查发现超过半数行人等待时间低于15秒的现象,李克平表示可能和信号灯时长的不同、路口的大小不一有关。

  180秒红灯路口 行人最多等92秒

  本报观察20个不同路口的红灯时长,发现共有30秒、45秒、60秒、65秒、75秒、80秒、90秒、100秒、120秒以及180秒等多种设置。

  记者注意到,红灯时长超过120秒的路口均为商业繁华地段。在60名被观察者中,只有14名行人等红灯结束后过马路,其他46人均闯红灯。在这46名闯红灯的行人中,等待时间最长的是一位女士,当红灯亮起后,她等了92秒,而她所在路口红灯的时长为180秒。

  解读

  信号灯设置偏向机动车 红灯不宜超90秒

  对此,李克平表示,不同路口,红灯时长的设置不同是正常现象,因为车流量、行人流量、路口宽度等多有不同。但其所在的课题组研究表明,一座城市,应该设置红灯时长的上限。

  李克平介绍,德国规定过街路口红灯的最长时间不超过60秒。考虑到中国的交通环境,课题组给出的建议是,城市行人过街路口红灯时长的上限应在90秒为宜。

  目前国内交通信号灯在设置上更偏向机动车,行人因等候时间过长,久而久之,闯红灯由被动变成主动或者故意。所以相关部门在加大处罚力度、曝光不文明行人等措施外,还要为行人创造安全、良好的出行环境,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

  比如在行人过街路口的规划建设上,就应充分考虑具体路段的人流、车流等因素;在信号灯的时长设置上也应该更科学,而非仅仅顾及车流量的需求。

  调查说明

  记者11月在20个不同的十字路口对525名行人进行了观察。男性267人,女性258人。

  调查中涉及的路口为:二环以内4个、三环以内6个、四环以内6个、四环以外4个。范围包括国贸-大望路一带(2个)、西单-西四一带(4个)、魏公村-黄庄一带(6个)、双井-劲松一带(4个)、五道口-知春路(2个)一带、高碑店-传媒大学(2个)一带。

  调查时间为早9时至下午3时,以便排除因上下班的焦急情绪导致的调查结果偏差。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