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铃木立下军令状 年销量目标50万辆

来源:中国经营报

    经历了股权调整之后,长安铃木正呈现出积极的进攻态势。

    “我们制定了一个积极的目标,即‘1855’战略!”日前,长安铃木常务副总经理蔡勇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我们期望在2018年实现50万辆销量,以回到汽车主流阵营!” 然而,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的现状,显得有些掉队的长安铃木能够得偿所愿吗?

    12月23日,长安铃木的全新战略车型启悦上市。借此机会,重装出发的长安铃木推出了“1855”战略。蔡勇表示,这一战略是指到2018年,长安铃木至少要向市场投放五款以上全新产品,年产销汽车将达到50万辆。这一战略与此前长安铃木提出的每年推出一款新车规划相衔接之外,也明确提出了长安铃木的销量目标。

    近年来,长安铃木的产销长期徘徊在20万辆左右,缺乏新产品成为长安铃木十分头痛的事情。数据显示,长安铃木在2011年全年实现销量22万辆,达到历史最高,但在随后连续两年销量均出现了下滑,对于产量的下滑长安铃木公司将其归结为缺乏新车型的导入。

    然而,随着长安铃木两个母公司关系更加融洽之后,长安铃木在产品和扩张领域逐步取得了突破。2013年底,长安铃木推出了首款SUV锋驭。随着这款车型的导入,长安铃木迈出了复苏的第一步。长安铃木提供的数据显示,锋驭在今年1~11月累计销量已达到3.94万辆。而在锋驭销量逐步提升之时,长安铃木整体销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1~11月,长安铃木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5.06万辆,而去年同期仅仅只有13.25万辆。

    而在新产品导入为长安铃木下一步增长提供支持之外,长安铃木近年来实施的产能扩张项目也为长安铃木50万辆销量目标奠定了基础。长安铃木乘用车产能扩建项目(第二工厂)于2012年4月16日在重庆市正式开工建设。按照长安铃木五年战略规划,该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23亿元,年产能为10万辆,拟引进铃木全球同步开发的新车型,从而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该项目二期工厂建设完成后,年产能将达到25万辆,发动机年产能为30万台,预计长安铃木新工厂将于明年完工。届时,长安铃木将实现产能翻番,从目前的25万辆提升至50万辆,这也为长安铃木完成“1855战略”提供保障。

    此外,在启悦上市发布会上,新上任长安铃木总经理的浅井庆一、长安铃木常务副总经理蔡勇等高层悉数亮相。而在亮相的过程中,浅井庆一和蔡勇还同台进行了“二人转”的演讲。熟悉长安铃木的一位资深人士表示:“随着股权关系的变动,中方和外方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了蜜月期。”

    今年3月,记者独家揭秘了铃木将增持长安铃木1%的股权,从而实现长安汽车和铃木各持有50%的股权这一消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这一股权交换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得以完成。

    而在完成股权变更之后,长安铃木管理层也发生了诸多调整,中外双方此前派驻长安铃木的管理层进行了大变动,在铃木总部担任常务役员、品质本部长浅井庆一出任了长安铃木总经理,而曾经担任长安汽车监事、总裁助理兼合资合作部部长蔡勇则出任了长安铃木常务副总经理。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