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开车灯可降26.4%车祸死亡几率

来源:购车网

白天开车灯?有这个必要吗?

日前,欧盟通过一项新规定:从2月7日起,欧盟出厂的轿车和小型货车必须安装日间行车灯;从2012年8月7日起,欧盟境内所有新的货车和公共汽车都必须安装日间行车灯。理由是日间行车灯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

记者了解到,上海浦东交警高速大队已对日间行车灯进行专题研究,提议车辆开启日间行车灯。一项综合统计数据表明,行车时开启前灯,可降低12.4%的车辆意外。更重要的是,可降低26.4%的车祸死亡几率。

研究:白天开灯能提高车辆辨识度

俞晖,浦东交警高速大队警官,从警14年。他目睹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太多死亡事故让他记忆犹新。为此俞晖买了不少书进行研究,也不断翻看监控视频。他觉得,有许多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2006年,一次偶然接触到的资料让他震撼:北欧某国正力争实现交通事故全年零死亡率。“我们国家每年有那么多人死于车祸,而欧洲国家在力争零死亡率。”欧盟规定,为提高行车安全,境内所有新车必须安装日间行车灯。俞晖开始搜集有关信息。

昨日,记者跟随俞晖驶上往市区方向的华夏高架路。天灰蒙蒙的,还飘着细雨丝,有车辆在邻近华洲路出口时突然打起转向灯试图下匝道,此举引发后车刹车不断。“高速路出口500米路段是事故高发点,早晚高峰时尤其明显。”俞晖说,类似路段发生的车祸占了浦东车祸总量的相当比重,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打开车灯。

交警对车辆灯光及颜色进行了研究。“早晚高峰能见度低,而车又不开灯,这样前面的车辆很难注意到后面的车辆,容易出事。”俞晖表示,日间亮行车灯并不只是为了让自己看到别人,更是为了提高车辆辨识度,让别人能通过反光镜老远就注意到自己。尤其是在经过很短的桥洞或施工路段时,人的眼睛对光线的强弱往往需要适应过程,因此不亮灯会增加事故隐患。“目前我国还没有强制推行日间行车灯,只能提倡驾驶员主动开灯。”俞晖说,其实亮灯也有讲究,比如雾灯穿透能力强,国家规定只能在雾天或阴雨天等能见度差的情况下使用,避免对视线造成影响。同样道理,远光灯更不能长时间使用。“在日间行车灯并不是所有车都具备的情况下,我们提倡司机能开启示廓灯。”

现状:白天开灯少,指示牌有引导效果

下午3时08分,浦东交警高速大队的监控室内,20余面显示屏同时传送着辖区内的实时道路状况。此时阴沉的天气让画面显得略微灰暗。尽管能见度不佳,但开灯的车辆却少之又少。“驾驶员还是习惯性地认为,要等到路灯亮起后才开灯。”俞晖说。

去年4月底,浦东交警部门在中环、外环、华夏高架路和迎宾高速等快速路面上设置了44块带文字显示的指示牌。“天气不好的时候,指示牌会提示驾驶员打开车灯。接近黄昏的时候,指示牌又会变更为‘黄昏请开近光灯’。”浦东交警高速大队副大队长张良军介绍。

监控画面切换到了华夏高架路唐黄段,一块指示牌上的文字间隔着变幻:“阴雨天请开车灯”或“出口事故高发,注意礼让”。车流由远及近,不时有几辆车开启车头灯,数量不多,却好似星星之火。“这些开了车灯的,有些是驾驶员的自觉行为,有些则是听从了指示牌上的建议。”俞晖说。

监控画面又切换到卢浦大桥桥面。俞晖说,这里并没有安装提醒开灯的指示牌,车辆开灯的状况就不甚理想。记者留意到,从下午3时10分至3时12分这两分钟内,打开车灯的仅4辆。

外环高速的两段资料视频似乎更能说明指示牌的作用。这两段视频记录了济阳路立交和杨高路立交两个路段,两路段行驶约需3分钟,其中后者安装了指示牌。在济阳路立交的画面中,开灯通行的车辆寥寥无几,而到了杨高路立交,开灯车辆的数量陡增了三四倍。“这不能不说是指示牌起了作用。”据俞晖介绍,这些指示牌投入使用后,辖区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降低了20%。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