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无盈利 上汽集团自主品牌前三季度亏损39亿元

来源:汽车公社

    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今年转亏为盈的愿望再次落空,不仅无法达到年初盈利1亿的预期,并将在亏损的泥沼里继续深陷。

    日前,英国《金融时报》在11月的一篇报道中披露:上汽集团(SAIC Motor)表示其自有品牌业务在今年前9个月亏损39亿元人民币(合6.4亿美元)。若这一情况属实,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将持续第八年的亏损。

    上汽自主板块连续第八年亏损

    10月底,上汽集团公布了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685.47亿元,同比增长11.72%,前三季度净利润204.09亿元,同比增长13.40%。2013年上汽集团全年的营业收入为5658亿元,净利润355.8亿元。

    针对FT报道中 “上汽自主品牌亏损39亿”这一数字,《汽车公社》记者翻遍三季度报告,也没能得出亏损39亿的结果来。

    11月中旬,就“上汽集团自主品牌前9个月是否亏损了39亿元”这个疑问,《汽车公社》记者致电上汽集团。上汽集团向《汽车公社》确认,之所以媒体曝出 “上汽自有品牌业务亏损39亿元”的消息,可能是媒体把上汽集团母公司报表等同于自主品牌报表的误读。实际上,母公司报表中除了上汽乘用车的运营损益外, 还包括集团总部的运营费用、新能源的研发等非乘用车版本的支出部分。

    上汽集团的自主板块业务启动较早,但是一直未能实现盈利。在今年6月份一场股东分红大会上,有投资者对此质疑陈虹。而陈虹坦陈,虽然上汽自主品牌在8年间 铺开了各个细分市场,但品牌影响力较弱,至今仍未现盈利。主要原因是荣威550、750等中高端车型没有实现规模效益。此外,合资品牌不断下探,也进一步 加剧了自主品牌的下滑趋势。

    根据平安证券3月份对上汽集团2013年财报的分析显示,2013年上汽集团自主业务亏损一度扩大至65亿元,平安证券分析认为,造成亏损额大幅增加的可 能是由于当年自主研发投入当期费用化比例较高所致。对于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今年前9个月亏损39亿元的情况,知名汽车行业评论员张志勇认为,这部分的亏损可 能还包括了其他的运营费用,类似研发的投入或者人力成本的支出。

    2014年是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扭亏为盈的攻坚年。为此,刚履新的上汽掌门人陈虹动作频频。不仅拔擢此前上汽乘用车前任总经理王晓秋任集团副总裁,并同时担 任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总经理,还计划在硅谷设立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以作为捕捉国外先进技术动态的“窗口”,进一步提升上汽自主品牌的实力。此外,上汽集团 还大张旗鼓地进入车联网。

    此前,新任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曾提出,“2015年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总体销售目标为50万辆”,而2013年上汽只完成了23万辆,这也是上汽乘用车 的盈亏平衡点。至于2014年,陈志鑫再次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极富悬念的任务——“销售26万辆,盈利1亿元”,刚好约为2015年销量目标的一半。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转载了您的文章或使用了您的图片,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链接

热点新车

热点新闻

触屏版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