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汽协和各家车企陆续公布了上半年产销数据,车企“期中考”成绩单也出炉。
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9.2万辆和128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和8.1%,增幅高于上年同期3.9和6.7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09.9万辆和1104.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3%和9.2%,产销量增速分别比5月扩大0.7和1.4个百分点。
上半年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北京现代、东风日产、长安福特、长城汽车、一汽丰田。
今年以来销量持续下滑的神龙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下跌18.5%至285530辆,排名跌至13位,根据年初制定的76.5万辆的目标,完成率仅为37.3%。神龙汽车近期宣布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以应对销量下滑。
上汽大众2016年上半年销量超90万辆,以7万余辆的销量优势领跑整个乘用车市场,销售新车968723辆,同比上涨3.2%。旗下朗逸2016年上半年销量实现248939辆,成功超越哈弗H6,夺得2016年乘用车市场的亚军,为上汽大众贡献了四分之一的销量。以目前发展趋势来看,朗逸很有可能在本年度打破去年自己创造的37.9万辆销量纪录。
一汽-大众旗下大众、奥迪两大品牌上半年累计销售886006辆(含奥迪进口车),同比增长8.8%。其中,大众品牌终端销售597098辆,同比增长10.1%,销量仅次于上海大众,位居行业第二;奥迪品牌销量为288908辆,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6.1%,进一步扩大了与第二名的差距。
上汽通用上半年总销量为82.7万辆,同比增长4.87%,占据行业第三名的位置,今年陆续投放多款新车以弥补老款车型的市场不足。昂科威已经取代途观成为最热销的合资SUV。
在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汽-大众,尤其是大众品牌能够取得如此市场表现,实属不易。
目前,一汽-大众是唯一没有SUV车型的主流车企,最快也要2018年才有相关车型推出,而其上半年的市场份额仍同比提升0.3%。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公关总监李鹏程在7月11日一汽-大众年中恳谈会上表示:“在激烈的竞争中,市场份额的提升往往比销量增长更重要。”
过去一段时间,大众和奥迪在品牌锐化上下了不小的功夫,现在看来,已初见成效。比如,针对“90后”消费群体,结合自身产品特征,一汽-大众改变以往传播策略,采取符合其心理特征沟通方式。李鹏程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品牌锐化工作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需要时间。比如,迈腾的消费群体正在年轻化,一汽-大众判断20岁到35岁人群将成为主力人群,因此在传播上持续主打科技概念。第二,精准。在外界看来,宝来、高尔夫、速腾均以家庭为主要销售目标,但实际针对群体有区别,“宝来可能是二、三线人群,高尔夫是三线城市的人群”,如何细化,精准达到是一汽-大众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第三,塑造品牌要有战略导向。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大市场内部已经形成对于每一款产品的策略团队,除了关于销售本身外,制定明确的产品品牌亦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奥迪方面,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公关总监梁梁表示,品牌锐化是一个多维度的工作,包括产品品牌和用户形象,年轻化、个性化是其持续追求的方向。今年下半年,两个品牌均会有多款新车推出,全新一代迈腾、全新奥迪A4L等重磅产品将陆续上市开卖,国产奥迪A6L插电式混合动力计划于年底亮相,这是一款“中德联合开发、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车型”。以下是中汽协发布的上半年具体产销数据,以及汽车行业咨询公司威尔森发布的整体市场成交价格数据。购置税减半刺激消费
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呈稳定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明显提升。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长城、华晨、江淮和吉利。与上年同期相比,十家企业集团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广汽增速依然最快。
从乘用车上半年销量来看,SUV和MPV都保持了较快增长。SUV产销390.39万辆和385.01万辆,同比增长42.70%和44.26%;MPV产销118.71万辆和119.99万辆,同比增长12.34%和18.06%。其中,五菱宏光以4.2万辆的销量成为6月销量最高车型。轿车继续呈下降趋势,产销558.87万辆和556.86万辆,同比下降5.52%和3.91%。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受1.6L及以下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刺激,今年以来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占总销量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6月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达129.2万辆,同比增长30.3%,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12.6个百分点。